活了两辈子的赵学军,坐在小板凳上咬着奶奶昨天藏起来的包子,他看到老太太藏东西了,说实话,昨晚有些怨恨老太太不识好歹,现在,他咬着包子,被丢下的记忆又零零乱乱的上了脑子。奶奶过世那年,他回老家,在收拾老太太遗物的时候,看到一瓶爸爸三年前送回去的香油,那香油瓶子擦的明亮,摆在堂屋正中,三年了,老太太一滴都舍不得吃。
10
10、第十章 ...
晚饭过后,赵家的三个孩子,还有王希兄弟俩一起坐在小厨房写作业。有时候,少年之间友谊的体现就是,可以分享食物,分享作业,分享秘密,分享玩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王家与赵家,已经有了很深厚的交情。这里所谓的深厚的交情,与孩子们的方式并无区别,父母只多了一项,就是把对方当吐槽工具,控诉艰难。当友谊深厚,高橘子建议说:今年开始每年大年初八来赵家吃,初九去你们王家。以后年年都要如此。
王希的父母自然是欣然同意。按照华夏民族的定律,这也算是世交友谊的初始阶段。
作业写完,孩子们收了东西,一起围坐在赵建国的身边,每天到了这个时候,赵建国都会给孩子们念《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薛刚反唐》等古代文学故事书。
给孩子们念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总是很捧场,对每一段经典都赞叹不已。甚至,他们会毫不遮掩的用最最崇拜的眼神看你,王瑞那孩子更是多次要求,要做赵家的孩子,这令赵建国更加得意了。赵建国并不知道自己也在逐渐逐渐的学习,大声朗诵,逐字逐句的精读,对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提高是非常有用的,更加上古代文学对于语言。对叙事都是很有讲究的。当然,现在这些孩子只喜欢听那几段。比如,张飞的丈八蛇矛枪,孙猴子从耳朵里拿出他那根可大可小的金箍棒。他们一再要求复读这一段,有时候一晚上赵建国要念两遍孙悟空得定海神针。赵建国并不觉得烦躁,相反,他乐在其中。
关于读书,最起先,只是赵学军一个人粘着父亲念,每天一个小时,少了他就撒泼打滚,坚决不干。随着这个故事会逐渐展开,就连上了初中的赵学文,王希都来捧场了。王叔叔每天晚上来接孩子,有时候也会加入讨论。有时候,他有了兴致。也会讲一些部队的故事,还有他老家广州的一些民间传说。他说,在故乡,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想吃什么,爬上树,总有恰恰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