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书都看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理,只捡着有谢一读书笔记的那些看,他发现,只要有那些铅笔字迹的小纸条,不管多无聊多枯燥的书,他都能不犯困地循着那些笔记看下去。
不是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能性灵到能通过纸页上的枯涩高玄的只言片语,逆流时空,去追寻先哲的思想足迹的,可是有的时候,你会发现,通过某个人的字迹,去追寻某个人在某个时间的思想,是件容易得多的事情。
尽管间隔了记忆,时间,和那么一层谁都不敢捅破的膜,可是他曾经离他的灵魂很近很近过,近到能从一个模糊不清的标点符号,辨别出他当时的喜怒哀乐。
王树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思念了,可他希望不是,因为他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是在海上风雨飘摇的魔鬼号,他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作为人生观的依据。这片土地上会滋生出太多太多丝线一样的东西,密密麻麻地缠住每一个人,那些丝线的名字叫做循规蹈矩。鱼死网破,是个惨烈的结局,没有人想看到那个。
所以谢一一直没有再联系过他,王树民渐渐地明白了,于是他再也没有拨通过那个号码。
供电局的图书馆并不大,并且八百年不见得更新存量一次,没多长时间,王树民就把里面的书都差不多翻了个遍,又重新无所事事起来。
贾桂芳好像见不得他闲着似的,开始积极游走在那些吃饱了撑的没事情做,每天以说媒拉纤为人生第一兴趣的老太太中间,不依不饶地把王树民生拖影拽到每一个相亲现场。
王树民说,相亲,其实是一系列的悲剧……
比如这个礼拜六见的那个姑娘,一张嘴那嗓门,十里八村都听得见,王树民那受过伤的耳朵第一时间开始抗议,他心说这姑娘大概是生错了年代,要是搁几十年前,又是个郭兰英一样的人物。
姑娘自打坐下开始,这两条腿就没停下来过,不停地得瑟,得瑟得王树民最后被传染了一样,也跟着左晃晃右晃晃,人家服务生过来问点菜,看了看这两位这样子,最后轻咳了一声,小声在王树民耳边说:“先生,洗手间在那边……”
比如上礼拜六见的那个姑娘,那个倒是矜持了,腼腆了,从头到尾就没抬过头看王树民一眼,说话好比蚊子哼哼,最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那姑娘一顿饭点了六百多块,直把王树民的钱包给点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