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蹭一个学生的学生卡进了图书馆,去翻阅近期娱乐方面的报纸、杂志,还有一些相关论文。作为一个考据党,他大致知道二十一世纪刚开始的时候,正是摄影、观影方式的又一个重要的飞跃期,但具体一部电影如何走进电影院、拷贝盘需要什么模式、要打通多少关系准备多少材料,却必须要专门的研究一下了。
他足足的看了一天,这才意犹未尽的回自己的小空间里休息。
好消息是,如今在很多方面,因为国外对中国的抵制、排斥,加上现代通讯技术毕竟还不够强大,以至于中外交流实际上是很不密切的,这就给了他一个弄虚作假的空间。利用电脑技术,他可以给自己伪造一个‘海外归来的爱国人士’这样的身份经历,这样就可以完美的解释影片的来路了。只要小心一点,除非很倒霉,他应该不至于被拆穿。
坏消息是,如今国内还是处于制度不明确,关系大过天的年代,拍摄完一部电影只能算个开始,还要将电影送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审核——不是谁都有这个送交资格的,需要专门的公司或者电影厂,也就是出品人送交。而广电总局的审核标准,大概就是没有标准,其弹性之大,弯弯绕之多,通过不通过你都得认。而侥幸通过审核之后呢?实际上每年通过的电影足有数百部,但真正能够进入电影院公映的,却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了。
……朱子墨越看越是头大,原来这个时候分级制度竟还没有通行!以前想上传一部电影,最多一个小时就能搞定,结果在二十世纪的尾巴上,却要如此复杂!后面那些先不必多想,首先他得找个愿意带他一起玩的、背景过硬的娱乐公司或者电影厂才行呢!
因为想要光脑接驳网络,必须要在空间外面才行,朱子墨舍不得订酒店的钱,只能窝在那个大学图书馆的洗手间里不出去,等人都走光了,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溜出来,连夜开工,在天亮之前,终于搞定了自己的身份问题,除非有人下大力气查他,至少在书面材料上,他已经无懈可击了。
他回到空间之后,又细细的对那部暂时还没有名字的动画电影进行了微小的调整,将一些明显的时代特征、过于超前的对话方式等该剪的剪该改的改,又转换成了如今的影碟机可以读取的格式,然后精心的灌录进一张DVD光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