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转,连变五音五阶,宫商角徵羽尽数逆转,拨弦按琴间,硬生生地把这最黑暗的末段,给修出了一点希冀的、未绝的火花来——
就好像在无穷尽的黑暗里,终究还是会有一束光照过来的。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年轻的妙音门门主垂眸敛手,长叹一声,隐隐间竟有些悲悯的意味了:
“……远望可以当归。”
眼下正在凝神细听的薛书雁,和心有所感于是cao琴而奏的杜云歌谁都没能想到,这便是后来令妙音门彻底站稳了“中原武林第一门派”的天魔妙音第四首,“当归”的雏形。
如果说杜抱琴是开创了天魔妙音这一武林绝学的人,那么杜云歌便是将其成功发扬光大的人。
之前的天魔妙音对修行者的要求极高,如果没有天资的话,甚至连来摸一摸天魔妙音门槛的资格都没有;但是这首“当归”一录入妙音门的曲谱,并经杜云歌之手遍传天下之后,人人都不得不对妙音门的这一举措心悦诚服:
但凡是心神宁和之人,便能够演奏第四首的天魔妙音。
这首琴曲比起区区一音便能令人走火入魔的“逆旅”不同,比起能够令最不通音律的人也能潸然泪下的“悲歌”不同,与能够调理内息的“归雁”更是大大不同:
它专治内伤,能医走火入魔,甚至对普通人也有效。
可以说有了会弹这第四首天魔妙音的琴师在,那么就约等于多了一条命;可是如果是将琴师威逼胁迫利诱而来的,便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个效果;而且比起那些自学的、或者随大流学了这首曲子的人来,肯定还是妙音门自家的弟子更加专精一些。
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接触到某种事物的机会的话,那对它可能也不会有什么需求,更无法分辨出它的真假好坏;可是一旦这种东西随处可见了的话,那么就很容易能够分辨出它的质量来,甚至会主动去寻求更完善的、更好的东西。
长此以往,妙音门的地位便愈发水涨船高。而在这个关头上,妙音门拿出了当年的楼西月和杜抱琴的轶事、要为两人修正史书功名,另立合葬的衣冠冢,便再也无人反对,甚至人人赞同,生怕让妙音门一个不高兴,从此再也不让弟子们下山,无人能奏一曲完整的“当归”,那该怎么办呢?
或许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