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担心因为观点不同书友们各持己见。
简单举几个容易产生分歧的例子,李自成从来没有自称过闯王,也并非闯王高迎祥死后继承了这个称号,李自成的唯一绰号只有闯将。
李自成也并非高迎祥的外甥,闯将与闯王也不是从属关系,他们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兴致,没有谁能指挥谁。
这里聊一聊一个相对有点深度的问题——史实。
我将读者们的认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从历史小说、电视剧中看到的历史。
第二从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网站上看到的历史。
第三从史书中查到的历史。
诸位书友觉得哪种比较靠谱呢?
实不相瞒,写《扛着ak闯大明》的时候,我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来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但写到书的后半部,我已经不太信任百科里查到的东西。
就好像大部分的明史书籍被人阉割过一般,百科里的东西不够真实,只能看看。
然后就是史书,写ak后半段的时候,我比较相信史书,书友送的一尺来厚的《国榷》编年史,我也偶尔翻一番,并依为神书。
毕竟明史没有经过阉割的书很少,老谈这部巨著用了几十年功夫写就,直到三百年后的1958才进行了第一次出版,肯定是没有经过删减的。
但后来又买了《平寇志》和《明末农民战争史》,尤其是顾诚老先生的这本,使我了解到即便是查史书也不够完全相信。
什么是史实,不是史书告诉你的就是史实,比如《绥寇纪略》里头很多地方模棱两可,甚至都是猜测或者臆想。
《国榷》是私人编撰,所以里头难免带些老谈同志的个人想法,《平寇志》也一样。
我的解决方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顾诚老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就是在特定事件里,从多种史书资料甚至县志里分析真相,我深以为然。
所以,我想在某些容易产生争议和分歧的地方,或者在章节末尾说明一下,或者开个单章详细讲一下,也让诸位书友能学到点东西。
就是不知道书友会不会觉得多此一举感到厌烦。
故事讲到第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