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位慷慨主顾,把书给卖出去。这事,沈俊交由小元子去办,他自己则窝在木板床上休息——虽说只是按脑海里的记忆照葫芦画瓢,但洋洋洒洒十二万字写将出来,耗费沈俊不少精气神。指酸腕疼且不说,更难受的是头也昏、脑也涨,全身虚脱无力,连睁眼都嫌费劲。这股油尽灯枯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孙家老爷大寿当天,堪堪才散去大半。
孙家老爷摆宴庆寿这一天,可称的上是昌阳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最为隆重的日子,喜庆程度远胜除夕、元宵。这一天,同样也是检验城里达官贵人身份地位的一块试金石:但凡有资格提前收到孙府送来请柬的,那都算是昌阳城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土豪、官宦孝廉、高德崇老,并且是为孙家老爷所认可的城中人物。否则,便是你再有能耐、风头再盛,也融不进昌阳城的富贵圈。
天色已幕,吉时将至。受邀的宾客们陆续乘轿、骑马启程赴宴。轿夫们抬着轿撵‘咯吱咯吱’乱响在前,随从们提着灯笼,搬着寿礼紧跟在后。一眼望去,那一列一列的队伍就像是一群出洞火蛇,从昌阳城东、南、西、北各个角落纷纷涌冒了出来,蜿蜒而前,直奔城东孙府方向汇聚而去。
这时,县令长子与小杰公子也领着随从出了府宅。两兄弟都不习惯坐轿子,于是便各自跨着匹高头骏马,手握缰绳慢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