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和登上地堡二层向下眺望,见队伍中有两个骑兵策马上前,举起随身的水囊,立刻知道了他们的来意。
“总旗,要派人下去吗?”
“我亲自去。”孟清和转过身,找来今天当值的丁小旗,也就是前郎中大人,“准备水囊和大饼干粮。还有我今天带来的那些咸鸡蛋,都送下去。”
地堡建成之后,当值戍守的兵卒基本都睡在这里,储存的食物和水都不少。加上孟清和想方设法弄来给大家改善伙食的荤腥,便是后来分到他手下的四个小旗也说孟总旗仁义。
见孟清和打算把鸡蛋也送出去,丁小旗拦了一下,并非是小气,而是觉得此举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旗,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孟清和笑笑,说道:“无妨。城里也不是没有商户,咱们光明正大换来的,查又能查得出什么?大行皇帝亲令边塞荒闲平地及山场可以放牧砍柴,偶然得些野物也说得过去。况且,”孟清和顿了顿,“咱们做的那点事,副千户未必不知道。”
“总旗是指?”
“我听刘经历说了,西城千户所里的那两个镇抚,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以前可都是锦衣卫北镇抚司里的。”
“嘶——”
前郎中大人倒吸一口凉气,满脸的惊讶。
孟清和却是一撇嘴,“丁小旗,又过了啊,聪明人用不着这样。我不信你真不知道这事。”
“总旗莫怪,”前郎中大人一拱手,讪笑道,“习惯了,一时难改。”
做官的,尤其是在大明朝廷做官的,一定要记住一点,绝对不能让上官觉得你比他聪明。哪怕彼此心知肚明,表面功夫也要做。
能干不要紧,有上进心也没问题,但要把握个度,否则就会像那个力争上游的杂造局副使一样,卷起包袱回家待业。
人要谦虚,谦虚是种美德。
这是孟清和的话,也是庙堂之上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
古今中外,一概通用。
孟清和笑了笑,他发现大明的文官其实也挺可爱的,虽然这种可爱要加上个引号。
留下前郎中大人继续在墩台上瞭望,孟清和亲自带人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