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不要命才敢点头。
朱棣和朱高炽一起咳嗽,就算是比喻,也不能这么比吧?
说到后来,朱高燧撇开斯文,想说什么,一股脑全都道出。
粗鲁?他就粗鲁了,咬他啊!
御史哆嗦,朱棣和朱高炽被口水呛到了。
“吃不完的馒头,孤都吩咐留着,下顿再吃。孤是亲王,大可不必如此,只因孤知道,种粮不易!孤的二兄亲自下田耕作,上阵带兵,出塞巡北,吃的比孤更不如。早年靖难,父皇带兵,何尝不是如此!不过是让军汉吃了几顿饱饭,吃几顿rou,诸位就要弹劾?没有军汉拼血,诸位能居庙堂之高?能绸衣美食,侃侃而谈?”
“孤言在此,大宁边军的军粮衣饷都是该得,无一丝不妥。不只大宁,开原,广宁,辽东,宣府,顺天八府,甘肃宁夏,皆如此例!”
“宣府是孤兄长的封地,开原是孤的封地,陈御史是否也要参孤贪污之罪?若是,孤等着!”
掷地有声,余音在殿中回响。
言官有讽谏亲王皇子贪虐残暴之责,但绝不是眼前这种情况。
朱高燧将火力全部引到自己身上,将北疆边军捆到一起,装进了一个口袋。
弹劾大宁边军如何能展现诸位的刚正不阿,将北疆边镇全都干掉,才是真英雄!
顺便加上两个皇子,数位藩王,定国公和魏国公也不能落下。皇帝亲儿子,干儿子,兄弟,大舅子,全都一锅端,真正的名留史册,名垂千古啊!
对于朱高燧的胡搅蛮缠,朱棣先是气怒,继而欣慰,最后侧过头,继续咳嗽。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大明的永乐皇帝定会拍着龙椅,欣然大笑,好,这才是老子的种!
对比朱高燧,同列朝堂的朱高炽未免过于沉默。言官攻讦也好,赵王回讽也罢,都不见他开口。
一般情况下,如此表现算是不功不过。但在朱棣看来,关系到边塞安稳,对错分明之争,仍不出声,着实令他失望。
是过于小心,还是不愿得罪文臣?
争论仍在继续,明显是朱高燧占据绝对优势。
言官耿直刚正不假,终究拿的是老朱家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