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专家立刻笑起来,从这方面看的确不能配对,想了一下,吕阁老说道,“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还比较看重另外一个证明。——就是这东西曾经的拍卖纪录,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上过佳士得!”
国 外的拍卖公司可都是上百年的历史,上一次拍卖的时候,这瓶子还印在了图册上,那图册虽然旧了,但也能看出来传承的出处。吕阁老拿过那边桌上的小册子,给陶 庆为看,“您也知道,古玩圈里面没有靠谱的仪器,依靠的就是藏家的眼力,清晰记录器物本身传承的证明。这些一直是我们最看中的。”
陶庆为翻看着曾经图录的复印件,已经是六十年代的东西了。按当时的汇率,这一件东西,还不值一万块,却只有记录,也没有照片。
那艺术品经纪低声说,“这件东西如果错过,以后恐怕都没了。
陶庆为想了想,点头道:“那明天还是正常参加拍卖吧。”他觉得为了这点钱的东西,令自己浪费了很多精力,有点得不偿失。
这个消息令陶保很惊讶,同样惊讶的还有南音,倒是君显觉得南音心态很好,放在其他专家,这样被扫面子,总会有些不高兴的,南音没架子,也不懂摆架子,只是还可惜人家要花钱。反正都来了,他们也准备去拍行看看。
今天拍卖会不大,并排放着六张,六张椅子,中间是过道。
方星他们觉得太早,在外面和同行聊天,君显和南音,外加他姐在最后一排坐下,刚一坐下,彩青就说:“今天到场最多200人,有五十个得是中国人,小拍行就是穷酸,南音过几天咱们去苏富比,让你看看那里,一场拍卖最少上千人。”
南音点头,“那是不是多数天价成交的东西都是咱们中国人买的?”
“当 然!”彩青神情骄傲,“咱们同胞现在可厉害了,他们一叫价,老外直接都闭嘴,我第一次和爸爸去拍卖场的时候,有个山西的大老板,那气派,简直是武林盟主! 人家台上报价,他一个人使劲举牌,把一圈老外全都举到目瞪口呆,最后东西当然是他的,人家喊落槌成交,他还继续一举牌……”彩青摇头,“原来人家连基本英 文数字都听不懂,拍卖场上不看价!”
她说到这里忽然看向她弟:“我年轻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买东西不看价,到现在也没能实现。弟,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达到拍卖场上不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