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家在川地,都是习惯种水稻,种麦只是听说过,但主粮对灌溉和肥料的要求肯定都是不可少的,绝对不可能如苜蓿那么轻巧。
地是一定要翻的,肥是一定要施的,正好公厕修好了一段时间了,肥料也堆不少,可以兑水浇地——秋种宜早不宜迟,得尽快了,而翻地这事,还是要靠犁。
对了,秦时并没有用农家肥的习惯,都是种地灌溉除草,倒是可以把这种技术传播出去。
……
秋风萧瑟,十月底的深秋已经冷起来,一群衣衫单薄的庶民背着包袱扛着农具,有些畏惧地看着陇西郡城那高高的城墙,有的甚至打了个冷颤。
“此地便是陇西,尔等自去报备,更换验传。”一名尉官叹息一声,“余下之事,便听天由命了。”
“大兄能带我族一程,已是高义,大恩大德我陈氏铭记于心。”为首的中年男子深深一拜,与其告别。
旁边的少女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阿父,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们屯留陈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遇到如此突来横祸,百年前,陈氏先祖随晋静公迁入屯留,至此安居定业,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屯留便是韩国上党郡治下之地,直到二十多年前,秦国伐韩,要韩王割让连屯留在内的整个上党郡,韩国大败,应允割地,但却不想韩国上党郡守畏惧暴秦统治,竟然带城降赵,引赵国军队占据了上党,这便捅下天大搂子。
秦国哪里甘心为他人做嫁,立时出兵伐赵,直接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秦胜,坑杀四十万赵军,上党自然也归了秦国,为着这事,二十年来,秦国对上党之民百般苛刻,他陈氏家族也风雨飘摇,本以为这就是最苦的日子了,谁知还有更大的惨事。
半年前,秦公子成蟜在屯留谋反,他们这些屯留人尽被牵连,罚没家产,流放陇西,若不是她家在秦军中还有一点人脉,能随着运粮队从渭河一道过来,怕是一家老小,大半都要死在路上。
“先去更换验传吧,”那陈氏族长叹息一声,“否则若是被游缴拿住,又要吃苦头了。”
一行人在城门口通报了验传,便县丞被拨给另外的乡啬夫,他们会在这里更换验传,修改户籍,至此,便是只能居于陇西,成为开荒的佣耕,若想出头,除非能在战场上挣下军功,否则他们陈氏,便世世代代沦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