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秦王李玄度上位,不说别的,以他和王妃从前的关系,想来李玄度也不会不给他几分面子。
果然是头老狐狸,只怕早就已经有了此念,这才在李承煜一走便就托病不出。
不过这样也好,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他一道,也更方便行事。
端王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太傅之言,亦是本王所想!韩将军前线告急,恐怕京都不保,亟盼秦王解难!”
第134章
次日, 京都三品以上的朝廷官员以及宗室勋贵共数十人,包括姚侯在内,齐齐收到来自端王的消息, 道他那里有关乎朝廷安危的重要之事亟待与众商议, 请众人过府一叙。
端王份位极高, 但平日很少参与朝事,如今这种危机时刻, 他突然出面公开聚议, 且还如此放话。众人虽心存疑虑, 但也纷纷赶去,聚在王府议事堂中, 等待端王之时, 相互谈论时局和前方战事, 无不忧心忡忡。
姚侯最后一个到的,被王府管事请入上座。他坐下后, 便闭目静坐。众人见他如此, 想起昨日传出的皇后有喜的消息,又见郭太傅没来,慢慢安静了下来。
端王很快露面。开门见山, 说他收到了来自韩荣昌的急报,今上不幸,落入沈旸之手。叛军如今兵马之数不下二十万,声势逼人, 前方战事极是吃紧,韩荣昌独力恐怕无法长久抵挡, 京都局势危如累卵。
群臣无不震惊,有人流泪泣拜, 有人呆若木鸡,也有人痛骂沈旸不得好死。
姚侯神色阴沉,依旧一语不发。
一阵乱哄哄过后,端王又道:“韩将军给本王来信之目的,乃是盼望宗室在此国难之际出面,速将秦王迎入靖关,救难平叛!”说完,将韩荣昌的手书传递示众。
众人争相传阅,看完了,虽心中恐惧不安,恨不能立刻就将秦王请来,但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起先谁也不肯开口表态。
须知,皇帝在御驾亲征之前,是将朝廷之事交待给郭朗和姚侯二人的。今日郭朗虽没来,但姚侯在。
这么大的事,没有姚侯点头,他们怎敢先开口?纷纷望向姚侯。
端王也开口问姚侯,该当如何,秦王请还是不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