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是生非。”赵老太爷见着阿遥,便淡淡的开口吩咐了起来,只是那语调中,多少听出了一丝惆怅和心疼。
“阿遥记住了。”阿遥安安静静的垂首而立,小小的身板挺的笔直。
“见着你父亲……”赵老太爷明显想缓和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堪堪的收了回去,“罢了,你平安的去,平安的回便是最重要的。”
“记得外祖母同你说的,再怎么陌生,你毕竟是嫡女!”一旁的赵老夫人见缝插针,虽眼角沾泪,可说这话的时候却语气凝重,不容阿遥有半分的迟疑。
阿遥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吸了吸鼻子抬头看着面前二老道,“请外祖父、外祖母放心,阿遥这次去一定不会给赵家丢脸的。”
赵老夫人见她如此,便是再也没有忍住,一把拉过了阿遥搂在怀里念念叨叨的抹起了泪。阿遥本就欲哭强忍,眼下被赵老夫人这样一抱,当即鼻子一算,堪堪的哭了起来。
而赵老太爷见状,虽白眉微皱,但到底也没有说什么话,只轻轻的叹了口气便起身出了主屋。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三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一)
虽启程那日秋雨缠缠,但此番从怀阳去宣城,路上到都是顺顺利利的。
阿遥本是名门闺秀,一路琐事自然有随行丫鬟妈妈左右打点。通行的武卫又都尽责尽职,大管事陈伯也是个衷心护主的,因此这一路上,阿遥除了觉得有些折腾颠簸睡不踏实之外,倒也并无别的闹心事儿。
一行马车踏上宣城官道正是暖午十分,阿遥只感觉清晨那一阵碎碎的颠簸感消失了,此时此刻的路平坦顺畅,连带着马儿的速度都欢快了一些。
“去前头问一下赶车的小厮,可是入了官道了。”阿遥正捧着一本《大山川志》,感觉到座下些微的差距之后,她抬了头,对着一旁正在整理小物件的揽月吩咐道。
揽月闻言点头推了车厢门而出,不消片刻便笑眯眯的进来道,“小姐猜的好准,正是上了宣城的官道呢。”
“进城还要多久?”阿遥放下手中的书册点了点头。
“说是还要一个多时辰。”揽月上前收起了阿遥搁下的《大山川志》
“我眯一会儿,半个时辰以后你喊我起来。”阿遥说着便就着软枕靠在了厢壁上。近一个月的舟车劳顿,从最开始的惶恐不安到眼下的淡然冷静,阿遥觉得离陆府越近,她反而越定心。但是想着要见陆家一大堆从未见过面的宗族亲人,这般蓬头垢面的可不行,该注重的仪表穿着还是要注重起来的。
正如外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