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瞧着四弟妹气色不错的,太医可说是不是完全恢复了?”桌子底下,周氏紧紧的捏住了姜氏的手,似乎准备用这无声的举动来制止姜氏那说话不过脑子的行动方式。
姜氏其实心眼不坏,只不过人有些冲动快语,听了周氏的开场白,她背上不禁浮上了一层薄汗。是啊是啊,六娘子就是小产掉了第一个孩子的,她怎么还能说什么“做娘的一颗心思总是压在了儿女身上”这样戳人心窝子的话。当下她便乖乖的微垂了头,然后干笑着在一旁给周氏当起了陪客。
六娘子笑着看了姜氏一眼,然后道,“太医说已经没有大碍了。”接着为了避免姜氏的尴尬,她便主动问道,“今儿大嫂和二嫂来暖香坞,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我可以帮上忙的?”
周氏知道六娘子是个通透聪慧的性子,便爽朗的笑道,“我就说和四弟妹说话最轻松了,按着说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昨儿我去母亲那儿请安,恰巧听母亲说弟妹你要给媛姐儿请女先生的事儿,便想着,是不是也能让彤姐儿和怡姐儿也一并跟着媛姐儿一起上课?”
六娘子一愣,连忙笑着说道,“即便今儿大嫂和二嫂不特意来找我,等先生到了侯府,我也是要和大嫂二嫂去说这事儿的。”见周氏、姜氏两人微微一怔,六娘子忙解释道,“本女先生还没有请好,我便想着说这事儿有些早了,再则我还想和侯爷商量商量,是不是要针黹女红和描红读书分开,又或者侧重一面,因为女儿家,虽不用像哥儿他们那样深做学问奋走仕途,但有了学问也等于有了见识,以后嫁了人做了宗妇,也不至于目光浅薄让人拿短。”
周、姜二人听了以后面面相觑了一番,然后突然对着六娘子笑了出来。随即周氏道,“你瞧你瞧,这只能说是四弟妹做事儿有章法而咱们两个做嫂嫂的太心急了。”
姜氏闻言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弟妹你可千万别笑话咱们两个做嫂嫂的,以前在凉都,我们是有心也未必能办得成这事儿,如今四弟妹这儿开了头,我想着怡姐儿过了十月也要满六岁了,这搁在宣城,高门大户里六岁的嫡小姐都已经能出口成文、走针如画了,偏咱们怡姐儿却是连花还绣不成一朵,真是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干着急。”姜氏说着说着就想到了之前在凉都的苦日子,便是闷闷的抽了帕子擦起了眼泪。
六娘子见状连忙倾身拉住了姜氏微微有些颤抖的手道,“二嫂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从小孤身一人长大,八岁的时候才回到宣城,在家的时候不觉得,出嫁了以后便觉得有亲姐妹心心相惜其实比什么都重要。今儿不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