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群一脚出了门槛,老苗说:听说乡里还有什么欢迎仪式,我建议他们不要搞,有什么意义啊?明天我们就先下去看看,你说好不好?
邓一群说:当然。
[72]
沟墩乡地处偏僻,镇子边上就是一条运河,运河在这里打了一个弯,干旱的年景,运河浅得看上去像条小河,稍大点的船就能搁浅。发水的年景,这里的水又排不出去。
第二天一早,苗得康果真向乡政府要了两辆自行车,和邓一群各骑一辆,沿着运河边,各个村子跑。
重新回到乡下,邓一群倒还是有种新鲜感,同时也感到生疏得很。
一周下来,全乡的所有村子差不多都跑遍了。很多村庄的情况,是他们过去想也不曾想过的。村民都很穷,在向阳村的一户人家,他们看到,这家一共四口人,有三个半是残废。女人是个跛子,右臂不知得了什么病,细得像根芦秆,两个孩子都有点傻,最大那个十多岁了,还穿着开裆裤,把那个黑黑的小鸡巴露在外面,歪着头,斜眼看你,眼睛里白多黑少,煤埽炖锘共煌5赝铝髯趴谒6降哪前敫觯悄兄魅耍窬#皇怯械愣乩锏幕罨鼓芨伞D羌依铮畔裱拇捕济挥小O裾庋募彝ィ不共凰闶悄侵肿罨档模心蔷癫∈裁吹模碌暮⒆樱膊皇遣。褪遣小?戳巳萌诵睦锔裢饽咽堋5艘蝗号幻靼祝裁丛谂┐逵姓饷炊嗟牟恍壹彝ィ残硗粒饫锏囊搅铺跫追敝秤泄匕伞?br />
第160节:第十一章(14)
苗得康看到有那种穷得非常可怜的,就会从身上掏出点钱来,救济他们。那些人感激得热泪滚滚,就像见到了救命恩人似的,有的却连感激也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他给他们钱有什么用。他们是痴呆者。邓一群也跟着给,老苗倒劝他说不必这样,说:你我情况不一样,你要养家的。我是没有负担的。但邓一群还是坚持给,这是一种风度(或者说是一种风格、境界)。
全面调查结束了的那个晚上,邓一群在苗组长的房间里,两人感慨了很久。从表面上看,这里的自然条件不算恶劣,应该还是能想出脱贫致富的办法的,关键还是县乡的领导思想不够解放,那些农民的思想也愚昧得很。村民们并没有强烈的脱贫的想法,也许这几十年来,从父辈那里,就继承了安于现状的想法,他们不去接触外部世界,也就不知道外面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没有心理反差。或许,他们对生活可能还有一种满足,有饭吃,也有衣穿,这就行了。没有太多的要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