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的前面铺了一小块色彩绚丽的地毯,图案也是地道的陕北风格。对面是衣柜和小摆设柜,放着王涧送给她的电视机和她喜欢的小玩意儿。靠近阳台的部分是书架和一张精巧的小书桌。阳台辟了一角烹饪用,配以玫瑰色的小餐桌,顶上吊了盏朦胧橘黄的灯。另一角用作晾晒衣服。窗帘是白色的百叶窗,当每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进来的时候,三爱就准时地醒来。她在墙上镶了两幅画,一幅是王涧在塞北画的坐在石磨边上的她,另一幅是王涧临摹的梵高的《向日葵》,还挂了一幅他俩在天涯海角的合影。最后,她静静地坐在窗前剪了一对鸳鸯鸟和一只象征着王涧的老虎,仔细地将它们贴在了窗玻璃上。
三爱教学极其认真,对学生总是耐心地循循引导。她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和信任。她与他们年纪相仿,她做过学生,深知做学生的心理。学生们很喜欢她,很快她就成为他们的好师长、好朋友。她的学生专业成绩进步飞快,年终,她被评为先进教师。
临近的教育学院也聘三爱给他们的音乐班兼职授课。因为不少学生是在职培训,有的比她的年龄还大,上课时她总能感受到一些热辣辣的倾慕的目光。
这天她又去授课。提了一个问题,又是那个大眼睛的英俊小伙子举手,自从她来授课,他每次都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回回正确。她又点了他。还未待他回答,几个男生就笑嘻嘻地嚷道:“尽在——不言中!”三爱脸刷地红了,随即又脸一板:听课!
业余时间,三爱喜欢创作歌词。她的交响组诗《绿色的畅想》被作曲家看中谱了曲,学院交响乐团专门排成了交响合唱,并录制成光碟销往各地。她的歌声也更加成熟、饱满和甜美,电台里时常会听到她深情甜美的歌声,她经常被邀参加各类晚会和活动,如果让她自己定演唱曲目,她总会选择唱家乡的民歌。她觉得陕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应该发扬光大,更广地流传下去,甚至走向全球。
每个周末,三爱都会做些自己家乡的饭菜请囊中羞涩的学生一起来吃,大家一起说着,笑着,交流着心得。
一次在校门口,三爱遇上几个慕名前来求学的女孩子。看见三爱,她们很兴奋,却又带些羞涩。终于,其中一个女孩子鼓足勇气问三爱:“老师,听说音乐学院老师授课的费用很高,大概得多少钱呀?”
看着她们焦灼热切的眼神,三爱不禁想起了当初自己求学时候的情形,想起了考上大学前专业老师薛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三年多的时间,她从来没有收过三爱的一分钱学费。
三爱不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