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承认。但当时毕竟算是市环卫局下属单位,后来又挂在开发区财政局下面,算局属企业。政府虽然没有资金投入,但当时给你们的政策,对你们的扶持,可是完全按国有企业对待的。当然,从资金投入的角度,搞清楚长天集团有哪些资产应该算你有份,这当然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十五大以后,中央也提倡明确企业产权关系,提倡企业走股份制道路。你吴长天如果能占长天集团的部分股份,这对调动你的积极性,对长天集团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好处。但是,认定股份是个复杂的问题,要有法律的依据。总归这个事我个人意见不是不能讨论,啊,不是不能讨论。”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第一部分(10)
对梅启良的这番若明若暗,左右逢源,既不失原则,又变通灵活的表态,吴长天翻来覆去,揣摩良久。一会儿觉得山重水复,一会儿觉得柳暗花明;猛然一想似觉暗含机锋,细一分析又不得要领。唯一给他留下一线光明的,是结尾那句连续说了两遍的“不是不能讨论”的话。只有此言,为他的希望留下了一个相对实在的活口,虽然梅启良并没有明说这个可以讨论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和梅启良吃过这顿饭以后,吴长天匆匆回到北京,人们以为他是为筹划长天实业股份公司的董事会而来,其实不然。董事会的事他几乎全部交由郑百祥暗箱操作,他只在幕后对个别关键环节进行遥控。这些天来除了刚刚和那位有点来头的深圳建筑商见了短短的一面之外,他一直闭门谢客。今晚的董事会也称病不出。他一天到晚只和集团的财务总监、法律部的主任和有时由他们带来的几位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干部,关在他的书房里开小会。既然梅启良表态长天集团的股权认定要有法律依据,他就不能不有所准备。法律的、政策的、财务的、理论的、历史过程的依据,都要准备。这件事在全集团除了几个参加研究的财务和法律干部之外,只有副总裁郑百祥和行政部经理李大功知情。对郑百祥,吴长天私下里许给了他百分之十的股份。李大功和其他几位长天的老人,尽管没有得到具体的许诺,但心里都清楚他吴长天的人品。他与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会亏了他们。
这件头等大事,存亡所系的大事,就在这个世纪最后的一个隆冬,在吴长天的小小的书房里,悄悄地启动了。也许吴长天这种急迫的心态也是世纪末情绪的一种,他心里总是觉得一个时代的期限将近,很想在新世纪开篇之前把这等生前身后的大事一揽子了结。知情的人中,只有李大功一个人不需要参加具体的研究和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