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扯回来。
“别给我丢脸,沈善柔!”太子压低声音在阿彩耳边警告。
两人并排坐下后,贡士们起身坐回案几前。
主考官刘大学士宣布限一柱香的时间按太子妃所出之题做诗。
太子妃?你确定?不是太子?阿彩着急了,坐立不安。
太子称:“就请内人献丑吧。”
阿彩急得直跺脚:这个神经兮兮的家伙!平时对我凶巴巴的,现在却拿我出来炫耀个什么劲?这回真的是要献丑啦!
“快出题!”太子催促她。
“那就让他们作催妆诗吧!”阿彩故作镇定,她前儿看过太子的催妆诗,她也只懂得有这种诗。什么咏春诗、悲秋诗、吟月诗、赞花诗等等等等,她统统都不知道。
太子的眉头皱了起来。
主考官却说:“好题好题,一来让贡士们作诗庆贺二位大喜,也让座下各位沾沾喜气;二来贡士中亦有许多待高中后成亲之人,催妆诗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许能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诗来;三来作催妆诗还是很应景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娘娘能别出心裁的想到这一层,实在是聪慧过人。”
“请问娘娘,是五言还是七言?”主考官问道。
阿彩拼命回忆太子那天作的诗,只记得一句,今,宵,织,女,X,牵,牛,七个字。
“七言吧。”阿彩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
主考官步下高台宣布试题。
阿彩长吁一口气:差点吃了没文化的亏啊!明日我要找书来看……明日我可能还有别的事,还是后日再说吧……十载寒窗苦读,我阿彩已经成为了贡士,坐在洛成殿静心等待殿试……太子,不是,到时他已经是皇上了,一脸胡子满面沧桑的皇上李偌出考题……他难得倒我吗?我阿彩出口成章,只走了六步就作出一首千古佳诗来……
在阿彩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一柱香已燃尽。
收卷官们收上了贡士的诗交付阅卷官。
阅卷官们在紧张又谨慎地审卷,反复商酌后选出最好的十首诗呈给太子与太子妃作最后定夺。
太子把其中三首诗递给了阿彩,开始看手中的七首。
阿彩左右为难,看了半天一半以上的字不认识。
X后XX第几X?X衣X立小X风。与君X罢XXX,XXX花一X红。这诗什么意思?完全不懂。
少X银XX金X,XX天花X自X。XXX中时节X,九秋香XX台前。又金又银的,唉,这首就更难懂了。
XXX里XXX,XX云飞十二X。XX一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