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坐这一号车去?”姜焕书问。
“老书记,您这里真是个贫困县,连面包车也没有吗?”丁书记反问。
姜焕书仰面大笑,他一招手,从办公楼后开过来一辆面包车。卢主任下车打开车门,丁书记姜焕书和罗秘书坐进车内,卢主任坐上车关好门,面包车驶向东平镇。
到了东平镇后,丁书记在姜焕书和卢主任的陪同下,兴趣盎然地从鸡厂看到奶牛厂。到螃蟹养殖一厂时,他们看到有十几辆外地车停在办公区,几十个人来回忙忙碌碌的,便悄然下车走了过去。
刘春辉正站在池塘边指手画脚地指挥十几个个工人用拉网拉螃蟹;八个工人从网箱中捞螃蟹;八个工人轮流抬着螃蟹来过秤;周大伟坐在电子秤后称秤,他四周围挤着来贩运螃蟹的人。丁书记看到一个贩子手拿一张发票样的纸走过来,他上前问:“喂同志,请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是提螃蟹的条子。”贩子说。
“谁批的条子?”卢主任严肃的问。
“谁批的?”贩子愣了一下,望着丁书记说:“看样子你是第一次来这里贩螃蟹?”
“是第一次来。”丁书记将错就错的说:“我听说这里的螃蟹价格低。”
贩子见买螃蟹的人很多,停下脚步说:“你先到河边看螃蟹,满意了就去财政所交钱,然后再来提螃蟹。”
“这么烦琐?”丁书记问:“这么大的养殖厂没有会计吗?”
“这不烦琐,到财政所交钱更安全。”贩子说:“这就是东平镇水产公司之所以能成功的独到之处。”
“这话怎么讲?”丁书记递给贩子一支香烟不解的问:“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贩子点燃香烟说:“周围不少乡镇看到东平镇养殖螃蟹发财了,他们纷纷效仿,可他们管理体制跟不上,螃蟹还没长大就被偷卖的偷卖,偷吃的偷吃了。”
“哪东平镇为什么搞好了?”丁书记问。
“他们谁有人家常镇长哪水平?人家常镇长大公无私,在东平这么大的水产公司里,常镇长不设一个会计,干部和工人一样,就负责养鸡、养奶牛、养螃蟹,到卖的时候,客户先来看货,再到镇财政所交钱来提货。”贩子吐着香烟说。
“他们在吃大锅饭?”罗秘书问。
“不是大锅饭。他们是责任到人,各管各的,几个人包一个塘。嗳,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反正常镇长的管理成功了,你们要问就去问常镇长。”贩子说。
“他这是什么管理体制?几个人包一个塘不人敷于事?”卢主任皱着眉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