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讪起来:“那个,囡囡是什么意思啊,是她的名字吗?”
女孩的母亲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不是S城人吧,囡囡是江南地区的方言,女儿的意思。”
赵一心窘迫地摇了摇头:“我是B市人,想去S城定居。”S城市沈冉的故乡,以前听沈冉提到她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就很是羡慕,想要亲眼去看看。
“B市啊,我们就是从B市回来的。”女孩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眼底有淡淡的悲伤,“她爸爸就在B市打工,我们有空就会去看看他。”
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赵一心感慨万千。
“没事,我和她爸都老夫老妻了,只是苦了囡囡啊,从小就缺乏父爱。”女孩的母亲读懂了赵一心的表情,半解释半疑惑道,“比起这个,你一个,年轻姑娘无依无靠的,怎么会想到去S城定居呢?”
赵一心只是回答说,听说S城风景很好。
对方笑道:“不错是不错,但是不适合你这种年轻小姑娘居住,更何况是从大城市过来的,肯定会不适应。”
“每个人从家乡移居任何一个地方都或多或少的会不适应,当初我选择这个地方,就是看中了它的与世无争的味道,这是大城市所不具备的。”赵一心想了想,就解释了一下她心里的真是想法。那种门隔流水,十年无桥的生活,正是她现在需要的。
女孩的母亲对赵一心刮目相看,暗道这小姑娘虽不是江南人,却有很多江南人所没有的恬静气质。
作者有话要说:靳恒:妇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她这种笨蛋哪里有气质了,当年在劳资屁股后面追着跑的时候那副蠢德行你怎么没看到。偏要在她为了劳资痛苦得快要出家的时候看到!
☆、第 35 章
赵一心现在还记得那句脍炙人口的诗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赵一心对江南唯一的映像都来自沈冉,现在下了火车的她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一览江南美景。
S城被称为城,就只因为它就是一个小地方,建筑低矮,绿瓦红墙,多的是流水和小巷,少了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喧闹声。赵一心觉得它来对地方了。
下了火车,已经快十点了,赵一心和那对母女告别后,就分道扬镳,独自启程。现在这个时间,最关键的应该是找旅馆。这里到处是住宅,旅馆什么的很少,主要是没有外地人来,旅馆没有生意。赵一心四处转悠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旅馆。
这样不行,赵一心拦住一个路人:“请问这附近有旅馆吗?”
“旅馆倒是没有,隔壁有个张姐在出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