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心里却很好奇,如她这样的女子,会给我讲个什么故事呢?
她见我不答话,以为我是默认了,便开始娓娓道来:“唐武宗时,长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家有一女孩,其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身上。那女孩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岁月流逝,转眼那少女已婷婷玉立、明艳照人了,在旁人好心搭桥下,她与名门之后的李亿成婚了。”
我的心终于被她的故事提起来了。李亿?莫非她的故事说的是……
我内心的波澜衡佩看不见,所以她的故事依旧在她平缓语调中继续:“可是,在江陵,那李亿还有个原配夫人裴氏,在裴氏的逼迫下,李亿被迫休妻,可是他们之间毕竟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李亿表面上与她一刀两断,暗地里却派人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避静的道观出资予以修葺,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然后把自己的爱妾悄悄送进观中,并对她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可李亿无奈妻子裴氏管束极严,裴家的势力又遍布京华,他不敢轻举妄动,所以从不曾到咸宜观看望过自己的爱妾。后来那女子听长安来客说起,她日夜盼望的李郎,早已携带娇妻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她觉得自己被人抛弃,空将一腔情意付之东流。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痛不欲生,一改过去洁身自爱的态度,索性放纵起来,让自己亮丽的才情和美貌,不至随青烟而消散。
拜倒在那女子石榴裙下的男子很多,有一个名为陈韪的更是她的座上客。
一年春天的一日,她受邻院所邀去参加一个春游聚会,临出门前嘱咐自己的丫鬟说:‘不要出去,如有客人来,可告诉我的去向。’
酒宴诗唱,一直乐到暮色四合时,她才回到咸宜观。那丫鬟迎出来禀报道:‘陈乐师午后来访,我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
她心想:经常自己外出,陈韪总是耐心地等她归来,今天怎么会急急地走了呢?
再看丫鬟,只见她双鬟微偏,面带潮红,双眸流露着春意,举止似乎也有些不自然,于是明白了一切。
入夜,点灯闭院,她把那丫鬟唤到房中,厉声问道:‘今日做了何等不轨之事,从实招来!’那丫鬟吓得缩在地上,颤抖着回答:‘自从跟随师父,随时检点行迹,不曾有违命之事。’她逼近丫鬟,仔细检视全身,发现可疑之处,于是拿起藤条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