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旅游团队,导游正在讲着鼓浪屿的由来:
“鼓浪屿的名字是因岛上有一块发出声响的“鼓浪石”。不过让鼓浪屿真正出名的倒不是这块石头,而是岛上那些不同建筑风格的老房子。”
白玉传心里一阵暗喜,这免费的导游,自己何乐不为呢,因此他决定跟着他们一路同行。
白玉传和这群游人在岛上绕来绕去,才在一条破旧巷子里找到林语堂的故居。这是一座非常古旧的英式别墅,那种感觉有点像影片《简爱》里的废弃庄园,因为没有人住的原因,台阶上长满杂草,走廊里有一股发霉的气息,那栋写着“立人斋”的别墅的大门扣着一把锁,不过相比之下,白玉传倒是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场景,仿佛时光停滞,甚至可以嗅到100多年前的气息。
这个时候,导游站在一处门槛前,开始给大家讲起了有关大师林语堂的故事:
“其实严格来说,把廖宅称为林语堂故居,可能会有一点牵强,但这幢老房子对于林语堂来说应该是不同寻常的,因为他从10岁到17岁,在鼓浪屿孕育了一个懵懂少年的梦。后来回厦门大学教书,也和太太、女儿经常来这里小住。林语堂许多年乡音不改,他的文字温润有暖意,他的生活态度从容淡定,都是与鼓浪屿的老房子、榕树、大海有关的。
林语堂在结婚之前,曾认认真真地爱过两个女人:初恋情人赖柏英;爱得死去活来、而又难成眷属的泉州女子陈锦端——这也是后来林语堂迟迟不愿意与早就订婚的廖翠凤完婚的原因,后来迫于家庭压力才在鼓浪屿一家教堂与廖翠凤结婚。
当年他俩结婚的教堂叫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专供洋人和高等华人做礼拜的。
比林语堂小一岁的廖翠凤,毕业于圣玛丽女校,是富有银行家之女,两人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在后来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廖翠凤用贤德和美貌征服了一代文豪。林语堂在结婚50周年纪念日,送给夫人一枚勋章,上面是英文原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林语堂对夫人的用情之深,一时成为台湾文坛的佳话。”
听了导游这一通讲解,白玉传对林语堂大师的生平更加了解,他似乎心里觉得自己和林大师更进了一步,就在白玉传站在当年林语堂大师他俩结婚的教堂协和礼拜堂前浮想翩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