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松清对心中的江湖的了解还停留在话本中行侠仗义、飞檐走壁等各种令人心生向往的场面。
mdash;mdash;和师父一样的一代高僧
无方是三人之中出身最好的,自小便在天光寺内跟着天名高僧学习佛法,对于自己的目标也是最为坚定。
mdash;mdash;待我走遍这万里山河也许会找几个合眼缘的徒弟将这一身本事传承下去
虚宇是三人之中最聪明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三人之中最精通人情世故的人,在三人结伴而行的那段期间,也是多亏了虚宇的各方打点,才让那段回忆充满了那么多的开心与感动。
三人行的最后,因无方到了游历的时间,松清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便又和虚宇同行了一阵子,但那时他却没有想过之前所有的平静都会被打破。
那是一个雨过初晴的午后,就在那清风夹杂着草香的青石桥头,一个身着青衫却稍显笨拙的少女只一眼就吸引住了松清的全部心神hellip;hellip;
mdash;mdash;敢问姑娘是否遇上了烦心事?
mdash;mdash;见过公子。小女子先前路过桥头时袖帕不小心被风吹进了河中,故在此踌躇,让公子见笑了。
mdash;mdash;若姑娘不嫌弃,在下为姑娘将袖帕拾上来可好?
mdash;mdash;那就有劳公子
真应了那句,桥下拾得红素锦,盼天盼地盼佳影。rdquo;
松清自此相思成疾,无心再继续与虚宇结伴同行,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而松清未曾料到的是,桥头碰到的那名女子竟也在家人给他的相亲画像之中,自此一阵甜甜蜜蜜、如胶似漆暂且不谈。
又几年,松清家道中落,妻子庄月舞也因难产而故去,松清因接受不了这场变故,便将襁褓中的儿子托付给了虚宇,不见了踪影。
十七年后,松清再次现身,已成了净云观观主松清道长。
虚宇,你还真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就连仙去也不通知通知我这个老朋友hellip;hellip;rdquo;松清站在墓前惆怅了良久,最后将倒在一旁刻着虚云的木牌拾了起来,叹息着走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