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安心当个后勤部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了,家有高考生,营养一定得跟上啊,年节天寒地冻的也没活要干,谢杏芳天天琢磨着做好吃的,变着花样给孩子增加营养,还试了各种搭配,准备等罗娟返校的时候做点荤菜带回去吃,学生们这时候回校,吃饭都有点成问题呢,学校食堂还没开门,小吃店营业的也少,大多数都是靠着自家带的饭菜撑着先糊弄几天再说。
在家歇了一周,直把罗娟吃的rou眼可见的小脸都胖了,谢杏芳这才满意了。
花国的春节可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这一年在外头混成啥样,穿金戴银腰缠万贯也好,起早贪黑流血流泪也罢,到了这个时候都要收拾起行囊返回那个或远或近或贫或富的家,一路或飞机火车轮船或汽车自行车摩托,返乡的大军各显神通浩浩荡荡。
等终于到了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吃rou,寒暄热闹,聊聊近况,发发牢sao,一波亲友走完,就是时候回城了,便又重新背起重了数倍的行李在家人的依恋不舍中大步向前。
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这大概是花国人骨子里的对家庭血脉最深的依恋吧。
正月十五一过,在外打工挣钱的年轻人一走,热闹了一个多月的村子就重新安静下来,剩的又是些在家带孙的老头老太顶门立户的中年汉子了,年轻人谁耐烦这破旧无趣的农村生活呢,长时间不回家当然会想,但是要他们留在家里干活种田那可是呆不住的,外面的花花世界多么精彩,便是有些残酷无奈也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罗娟也早早的回学校投入到紧张的高三复习中去了,家里只有谢杏芳母子二人,等过完正月罗松去了学校报到,谢杏芳重又忙乎开来。
天气渐渐回暖,地里的各项活计也要准备起来了,猫了一个冬天,天天好吃好喝的,不少村民都长胖了些,眼看着田里的土能翻动了,就有勤快耐不住的早早地扛着锄头去了田里忙乎,一年之计在于春,真正的农家人都不会因为躲懒而误了时令,地里的庄稼是最实诚的,主人家农活做的怎么样,是不是躲了懒,是不是没精心伺候,等到收获的时候,一样的谷种结出不一样的粮食,田地功夫怎样就自见分晓。
虽然只一亩地要忙乎,谢杏芳也不敢怠慢,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该翻土翻土该犁地犁地,等播了种,追了肥,谢杏芳才松了口气,剩的就是日常除草浇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