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甚明了,自然不会就开始学法。
这情况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除非是另有他用,不然谁会给一个新入门的弟子传法?
道法珍贵,你不经历过十几二十几个考验怎么体现自己的诚意,不被打磨个几千几百年又怎么让师门了解你的心性你的修道之心???
太和是头一遭拜师学艺,但也知道“道法”不可轻传的道理。是而她的心态很好,对拜师之后在昆仑山的生活也非常满意。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给老师打下手这样的活计,学习的也只是一些“术”而并非是“法”——但是,怎么说呢?
这样的待遇已经很好了。
有问题就去问,问了之后就能够得到回答和教导。
不用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三族之人不敢进犯昆仑山,能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修行。
有老师专门讲课,偶尔老师闭关的时候还能去问两位师伯。
太和自觉,在昆仑山上的这十年,她学到的东西比之前的一百年都要多得多。
她在外头跌跌撞撞的折腾了一百来年,修行成果半点没有,也就只学会了怎么更加快速的逃命,并且粗略的知道了大佬们将修行的境界分作天仙、金仙和大罗金仙三个境界而已,至于这其中又有什么区别却是半点不知。
挣扎着求活,又要拼命的去压榨自己的能力保命——
太和经历过这些,早就明白了他人并没有一定要对你好的道理,也知道这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可贵。
这日闲来无事,太和做完了功课之后便和服侍二师伯的白鹤童子在外头的那棵黄中李属下剥松子。
松子自然不是寻常的松子,昆仑山地产丰富,其中不乏各种仙草奇葩,想要找棵有来历的不同凡响的松树也简单的很。剥松子自然也不是简单的剥松子,按照太和她师尊玉晨的说法,是要训练她的眼力,好在出剑的时候能更加的快准狠。
……说笑的,其实就是松子好吃而已。
玉晨没说过这种话,但她倒的确是挺喜欢这个口味。只是嫌弃剥松子这事太麻烦,用法术来倒是方便了,却又嫌弃不如手剥出来的有感觉,所以也很少吃。
“从前都是老爷和大老爷动手,剥了几碟子,给三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