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记载着田税, 其实田税波动不大,遇到灾年都会减税。再换一本, 是军费的开支。备注边境驻军连写五封急件来催,请速拨款。
他拿着资料问跟贾大人比较亲近的辅官,为什么不先拨一部分钱去,辅官道, 运送一次粮草需要的人力物力马力消耗甚大,如果一次次运送,反而消耗本就不多的银钱。所以他们都是尽力凑够后, 在快速送过去。
“不过嘛,上次你说的办法还挺有用,如果能在边陲换到盐引,其实很多商家都乐意去。”因为利润甚大,又没什么风险。辅官拍了拍他,“新人都有这么一遭,其实那些文书你看看年底总结就成,只是需要了解个大概。”不然一屋子的书,得看到什么时候去。
曾湖庭点头,他本来也没打算每本看完,只看重点即可。
不过,他把十年来的数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做对比,能看出来赋税一直稳定,而开支越来越大,
军费这一项暂且不说,俸禄其实是在增长的,这不难理解,每三年都有考中的进士,不论是下放还是京官,都是一笔开销。池子就这么大,鱼越来越多,也难怪贾大人日常哭穷。他再不省着点用,国库都被掏空。
而且他们其实还省了一笔,先帝是个喜欢玩乐的,修宫殿赏美人,每一笔都是银子,至少元康帝还挺节省,没说三天两头就想修房子。
也难怪元康帝愿意放手一搏让他去塔林建设提高赋税,再不开源,国库迟早得干掉。
中午时,户部的同僚们要么凑钱去餐馆叫一桌饭菜,要么有佣人送过来,曾湖庭刚要出门去,被贾大人叫住,“走,跟我一起。”
他特意让佣人多准备了一份。
食不言,等用餐后捧着茶杯,贾大人开口问:“怎么样,对户部的流程了解吗?”
“一个字,穷啊!”曾湖庭捧着茶杯,“全国各地都要钱,都要拨银子,饼就这么大,怎么分都不对。”
“着啊!”贾大人愤愤,“人人都说我是守财罐子,我要是不守财,这些银子还不被花个干净。”贾大人想想都觉得他亏的慌,正因为是圣上的银子他才受着,自家的他早送出去。
曾湖庭再次点头,贾大人如同找到知音,抱怨一通后,曾湖庭才说,“与其节流不如开源,省能省出什么?圣上就没想过开海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