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不低的清玄散人是真有什么本领可以预知灾祸,可万一他疏散了人,回头却真只是谣言又如何?
抓瞎了许久,知府咬牙写了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往帝京。
此时太子段泽之已经继位,收到这不同寻常的八百里加急之后颇为诧异,当即就召见了皇叔和靖王世子,几人商议之后做出了批复,勒令当地官员疏散百姓。
蜀中距离帝京路途遥远,一来一回,纵然是八百里加急,也依然足足耗时了八天,等到当地官员收到之后,所余已经不足两日的时光。
有了圣上亲笔朱批,知府终于有了胆量,两日的不眠不休之后,终于不管是劝离还是驱赶,总算是让三座大城撤走成了空城。
这些年大夏正值盛世,三座城垣中百姓加起来约有四十余万,在空旷田野里黑压压一片,等着看这一场天灾到底会不会如期而至。
这一等,就又是两日的时光。
此时旷野之上早就人心浮动,不少人都在大骂妖道害人,甚至有那等按捺不住的,已经在收拾包袱准备回转家中,还是多亏了几位知府勒令公差极力镇压,这才没有让百姓回城。
而就在第三日的深夜,地动终于开始了。
这是近百年来规模最为强劲的一次灾害。
甚至有不少人说当时伴随地动一同出现的,还有巨大的闪光和如同巨兽咆哮般的震耳轰鸣。
这一场耸人听闻的灾变,却因为事先疏散及时而没有造成巨大的伤亡。
至于房倒屋塌,再建便是,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清玄散人更是由此一跃成为了活人无数的在世仙君,虽然裴元鸿自己对于仙君这样的称谓嗤之以鼻,但那些因他才逃脱了性命的百姓自发的募集钱财,就在蜀中给他建起了一座道观。
道观是有了,但裴元鸿却很少去,依旧是在各处云游。
而清玄散人的名号,已经是大江南北,无人不晓。
时光荏苒,已是百年,也不知道是不是沐青霖传他的那套心法的缘故,裴元鸿直到百岁出头,面容仍是不见太多苍老,由此,仙君的名号更是已经摘不掉。到了这个时候,曾经的故人,已经作古,而那名收养的小道童,也已经年迈。
无韵是裴元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