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闻言,眉间神色更沉重,语气慎重交待道,“母后不管你信不信,澈儿跟哀家说过,他后宫以后唯独昔昔一人。他到现在花费了这般多的心思,让澈儿放手怕是难如登天。阿鸾,不管你心中做如何想法。盛京没人敢和当今天子抢人。”
长懿听闻皱眉,她还没听过事情始末,他怎么盯上昔昔的,自己一概不知。
女儿因为什么饱受委屈,隐瞒至今,长懿心里隐隐有所猜测。
昔昔亲口问过的事,要里面说没有天子开口的授意算计,长懿死活不信,这实在太像他的手笔。
荀澈算计人心一向如鱼得水,掐人命脉出手快狠准。
长懿止住思绪,压住翻涌的怒气,硬邦邦撂下一句,“女儿回去要冷静冷静,总要仔细先问昔昔的意思,册后之事可先暂缓。”
太皇太后看长懿有松口的意思,幽幽叹口气,“阿鸾,母后知道你心疼昔昔,哀家是昔昔的外祖母,又何尝忍心让她进宫。退一步想,昔昔进了宫,是顶顶贵重的皇后,哀家和陛下只会把这孩子继续捧在手心。”
“你无论何时进宫陪伴昔昔,都无人敢有异议。在其他勋贵那边,你要想见昔昔一眼,就算你是大长公主,面子上也要顾忌些陈规旧俗。倘若澈儿真有心只立一人。昔昔嫁给澈儿,这未必是坏事。”
长懿美眸难掩心疼的滋味,好似有利刃一刀刀剜她的,心一般疼,不由低头去贴女孩恬睡的小脸,果真事无可挽回,最坏的结果她也想法子给女儿留好后路。
———
到了五月初,来京拜谒的各国使者皆聚集在天子脚下,由安王带领一干公侯,礼部官员,亲自迎接众使者,以表泱泱大国的好客之风。
安王荀湛领元景帝的旨意直接把人安排到太元宫,倒让那些使者感恩不尽,直道皇恩圣眷,受而愧之。
皇帝此举明面上宽待使者,给足了面子。暗地确是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监视。
太元宫是天子赏玩之所,禁军把守重重,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消息传到元景帝耳中。
既然使臣都已经到来差不多齐全,为表示一番对中原大朝的尊敬之意,一同约好时辰,前后进宫参拜元景帝。
其中使臣身份最惹朝臣忌惮,莫过是图敕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