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刚要走过去,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的一个小和尚却先她一步,沿着台阶走了下去。
小和尚一身棕褐色僧袍,颈间挂着念珠,手上还拿着一只小扁担,估计是要去山下替师父师兄们办什么事,走到这里却站在边上看陶珩悠放风筝看了好久。
翁沛看到小和尚仰着头和陶珞说话,没过一会儿陶珞就让陶珩悠收了风筝线。
红色蝴蝶落到地面,陶珩悠宝贝似的捡起来拍了拍灰尘,一把抱在怀里。
陶珞摸他的头,陶珩悠却摇摇头,抱着风筝跑开,站到远一点的地方。
他盯着小和尚,皱着眉头,眼睛里充满戒备之意。
翁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走近了才听到那小和尚说:“小僧一直在找这只风筝,施主能否发发慈悲,将它还给小僧……”
小和尚向前走一步,陶珩悠就逃开一步:“我不要,我不信!”
“那只风筝是小僧……是我下山的时候偷偷买回来的,”小和尚也掉眼泪了,他比陶珩悠还小,是真正的六七岁模样,“我一直将风筝藏的好好的,连师父师兄们都没有发现……”
佛门净地不允许小僧侣们做这些天真烂漫的事情,小和尚说自己刚刚被送来寺庙一年,吃了很多苦头,一月前下山看到这只纸绢赤蝶风筝,想起小时候在家乡和小伙伴们在清明踏青放纸鸢,就忍不住偷偷买回来,用僧衣包好了藏在柴房后面。没想到第一次拿风筝到山脚下放,玻璃线就断了,风筝被风刮走,而他为了追风筝摔入河中,把经卷和僧袍弄脏污破损,回去后被师父罚抄功课,担了一月的水,劈了半月的柴。
毕竟是孩童,小和尚边说边哭,上气不接下气:“施主你还可以下山……可以买好多好多的风筝,但是小僧注定只会有这一个风筝了……”
“叁年内师父都不允许我下山了,我在殿内敲木鱼的时候,我念经做功课甚至打坐的时候想的都是这只风筝。”
“风筝的竹篾骨架上有一道记号,就在蝴蝶右翅膀……写着小僧的俗名,是一个「泉」字……”
“那你为什么要买风筝回来?”陶珩悠大声质问,被他的情绪感染也哭得一抽一噎,“你不去买风筝,风筝也许就被我买到了……我不要还给你,风筝掉在水边,是我捡起来带回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