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搭在衣帽架上的白大褂往外面一套,恰好迎上出来接他的章泽。
既明,你来了,我和你说mdash;mdash;rdquo;章泽,也就是刚刚给他打电话的科研人员兴奋地递给他一张分析报告。
先进去看看。rdquo;
卢既明抬抬手打断,一面快速浏览手中的纸,一面大步往里面跨。
mdash;mdash;
是真的hellip;太棒了hellip;rdquo;
卢既明负手站在一个周身透明的适用特殊材质制成的圆柱大容器前。
在看不到的地方,容器被四面八方数不清的电缆和导管连接着,将生物赖以生存的能源源源不断地灌输进去。
容器约有两三米高,一米多宽,一个瘦弱的孩子半浮在其中,双眼静静闭着,胸腔起伏着小小的幅度。
这是它活着的最好证明。
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无数遍的失败和推翻,终于让他得到了它。
卢既明从小就对生物学感兴趣,长大后更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得益匪浅。
他专注投身于生物学,提出许多大胆的主张去实践,可惜事与愿违,每一个项目都宣告失败。
直到三年前,他在做某一个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无意间从一个濒死的小白鼠体内新发现了一种细菌。
这种细菌对生物暂时没有发现显著的伤害,甚至说得上是温和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