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谛昆二十八年冬天
烨王抵达南方,居东南首府,得到南方百姓的热情欢迎。天朗的新政得到了保障,农务稳定,商贸发展,寅字军主力于二十九年年初,扫除不平势力,统一南方各省。
与此同时,位于京城的煊王正式公布了谛昆皇帝的退位诏书,以新皇的身份,宣布统治天朗,改国号为晋元。
时值煊王夺位的风声散播开来,各省官员皆颇为震惊。
南方纷纷抗议,以萧玄绩为代表的东南官员,以煊王逼宫夺位为事由,广发号召,要讨伐朗康辙,还天下一个公道,一时整个天朗上下激起了剧烈的反响。
由于煊王势力根植北方多年,北方各城仍然稳固地统治在煊王手里。旧属煊王封地的西北军很快抵达了京城,控制了以京城为中心的北方。南北以淮水为界,形成了两个独立的阵营,天朗由此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北煊南烨阶段。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漫长,由于南北皆不太平,双方都不敢贸然开战,倒反而是保持了数个月面子上的相安无事。位于京城的朗康辙明白,朗寅释如今是进了山林的猛虎,再想轻易压制他,已经不可能成功了。所幸的是,他在北方的根基颇为深厚,只要做好充分的防御与军事准备,在正面战场上打赢朗寅释,并非不可能。
整个冬天,朗康辙都在忙活着兴兵动员,一边勤勉地处理着天朗的朝政,一边积极地打击着朝中的那些保守反对派。这些保守派的大臣劝阻着他的各项提议,唱衰南北之战,大谈手足之情,希望和平招降烨王。
“天朗近年来朝令夕改,反复不定,对各地影响极大。臣等恳请煊王为天下安定计,和平招降烨王!”
“和平招降?”朗康辙闻言冷笑,老糊涂虫们,小释要是能招降,他又何至于煞费苦心地要致他于死地?他既已选择把朗寅释逼到绝境,便笃信两人间再没有和解的余地。朗康辙的傲慢,也决不能容忍风头正盛的朗寅释在眼前晃悠。
他找了“年事已高、不堪重任”的理由,将这些保守派大臣发配回乡养老去了。
而南方的朗寅释呢,刚刚统一南方各省后就病倒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其他动作。这让朗康辙心中舒了口气,并颇为窃喜。数月间,他多次派人深入南方,试图搅乱那边的局势。朗康辙深信,只要多争取几个月时间,他就能组织起一只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