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朝保持着极为超然的地位,受万民敬仰,除了自身的强大外,也跟他们逍遥世外,专注修行,不问朝政有关。
闻言,谢安歌却是爽朗地笑了出来,他的眼里蕴含着轻快的笑意。
不,我会帮你的。谢安歌强调,我一定会帮你的。
他耍了个小小的心眼,眉眼弯弯地道:自在观的道士不问凡俗,可没说,不能帮他遇到了麻烦的朋友啊!
萧琛也笑了起来:好啊!你这狡猾的小道士!
见好友尽心至此,萧琛有再多的郁闷也消散了,他心里也感激,可惜不过三秒,又忍不住口花花:小道士,说好的斩妖除魔呢见天的游山玩水,你的远大志向还好吗
真是正经不过三秒!
谢安歌吸气呼气,有些人就是皮痒痒,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的志向还好,倒是某人的胆汁谢安歌挑了挑眉,揶揄之意爬上眉头,语调慢吞吞的,它,还好吗
被毫不留情地嘲笑了一番,萧琛顿时耳朵通红。他渐渐褪去青涩、变得成熟的眉眼,也微露窘意。
萧琛狠狠地冷哼一声,眼睛一瞥。
狡猾的小道士,给小王等着!
谢安歌无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衣裳,衣底下是一块冰白寒玉,玉佩下是一个繁复的莲形印记。寒玉冒着丝丝凉气,这是此世父母留下的唯一遗物。
而那玉佩上,赫然是一朵栩栩如生的白莲!
****
次日为元鼎七年,五月十五。
晋朝逢五为大朝会。
三更时分,天边仍有星子,就有家离皇宫远、又要上朝的官员陆陆续续走出家门,朝皇宫而去。
好在,晋朝皇帝体恤臣子,在宫门外建了个待漏院,给文武百官歇息,等待宫门开启。日子一久,待漏院前就多了许多朝食摊子。时间一到,这里灯火通明,卖包子、粥粉、云吞的,热闹红火,香飘十里,引人口水直流。
天色微亮时,内侍们提着宫灯在前面照明,礼官引百官依品级进入太和殿,众人皆整齐有序,碎步走起,像一条笔直的长龙快速前进。到了太和殿,文官、武官分东西向排列。
御史们紧盯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