吒,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写得明白。颂曰:〃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
于是热闹非凡的〃水陆大会〃,刚开幕就闭幕了,而唐太宗的兴趣亦由超度亡魂转到了西天的〃大乘真经〃。至此,〃五行山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而〃取真经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
第73节:第六回 雪尽江清(1)
第六回 雪尽江清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性地回忆一下,天庭借〃泾河龙案〃叫唐太宗魂游地府后,到底都有哪几个部门得到了好处:
第一个最明显的获益者不用说,当然是阎王们!他们成功地向广大的人间世界透露了重要的消息:地狱里是要银钱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烧银钱锭子是没事找事,这和冬病夏治或是夏天储存冬天粮是一个道理,地府里你不开个户头,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也没辙,而拥有十三库金银的相良,则是搞长期储备最成功的一个例子,连皇上都要向他借钱,十足是个地府储蓄大户的典型。不光如此,他们还借唐太宗魂游地府这一机会,开展了一场很大的地府宣传工作:您想想看,其实修改《 生死簿 》这样的事情,破绽其实很明显,要把唐太宗的在位时间由一十三年改为三十三年,在〃一〃字上突然添加两横,不但字形不好看,恐怕连墨色也未干哩!阎王们在这件事情上始终保持了难得糊涂的心态,这的确很难得我有个感觉,阎王们既定不了人出生( 因为这个是南斗星君的工作 ),也定不了人的死亡( 这个是北斗星君的工作 ),他们简直就是个管理人事档案的!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估计地位实在有限得很。
在地狱的历史上,把这几个阎王不放在眼里的人和妖怪实在很多,为了地狱的长治久安,他们逐渐养成了欺善怕恶的坏毛病:比如猴子下了地狱,由于本事实在太大,阎王们根本惹不起,于是明明没有抓错,硬说自己抓错了。而在第九十七回中,寇员外身死入地狱,猴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