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从去岁女帝君临之前,就有专业的士卒带来大量的泥灰,将整个码头修筑一新,能容纳十数条江船同时停泊。
而这里,也是洛阳这座雄城复苏的起始。
三月初三,上巳节,这本是迎春赏游、用水来拔除灾厄与疾病的日子,但这里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过节的意图,他们呼吸着早春的冷风,在清晨时,便在洛河的码头已经聚集起了。
远方,洛水之上,一艘冒着白烟的巨大行船打头,其后用铁链拖着一条长长的船带,缓缓靠近了码头,当船头巨大的钟声敲响时,拖船们也基本整齐地停靠在码头的栈道之旁。
码头上的力夫们瞬间聚集了上去,在船上的栈板放下之前,用力量排成了长队。
一个瘦弱的少年被委委屈屈地挤到最后,他期盼地看着船上下来的贵人,他在前边的人里按着顺序挑拣了十来个人,偏偏在挑到自己前面时,挥手说就这些人吧。
少年突然跳了出来,他漆黑的眼睛里带着祈求,又有些颤抖地道:“先生不应以貌取人,小的虽然单薄些,搬起货来,却是绝不会弱于他人,还请给个机会。”
那管事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却也没有为难:“行吧,你也来搬货吧。”
船上运来的是一袋袋的沉甸甸的麦粒,清新麦香透过布袋也能闻到,布袋也是上好的麻布,摸着就很舒服,比他身上的粗麻衣服还有光滑。
他们将货运上板车,沉重的大车前没有牛马,他们背负着粗重的麻绳,将这一车上的粮食用力拖走。
随后,护送着运到一处正在大兴土木的工地,这里有很多绞盘和推车,还有各种匠人正在开始劳作。
民夫们将粮食送入库房后,又快速地带着板车回到码头,反复辛苦了大半日,这才装完,他拿着库管给出的签子,熟练地去库房外的房间里排队,少年依然是最后那一个。
排到他时,桌前写字的人问:“名字?”
“陈禾,禾苗的禾。”少年立刻道。
对方在账本上写了名字,工钱,然后从一边的篮子里数了十个铁钱,递给他:“这是你的工钱,数数,离柜不认。”
陈禾小心地数完,谢过这位大人,立刻兴奋地走到出房间,去了隔壁的面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