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的指挥,这些小喽啰怎么敢违抗。
马匹身上拖着的物资全部都被卸了下来,有人把大包的货物有条不紊的分成小包,人手扛上两包爬山。长长的队伍踩着青石板上面湿滑的青苔小心的往山上爬,远远望去,像一条缓缓蠕动的长龙。
前天刚下过了雨,这天又隐隐在东方有了几点朝霞色的鱼肚白,是个晴天。俗话道,“久晴大雾必阴,久阴大雾必晴。”雾气算不得很浓厚,还可以看见前方数丈远的人,人们无声的背着物资穿行在雾气中,小心翼翼的踩过湿滑的青石板,有的人开始小口小口的喘气。
这天大雾,在山脚下看山腰的时候,云雾就在头顶上。等到了山腰的时候,云雾又在自己的脚下,轻飘飘如在云端。虽然是些负重的苦活累活,但是神奇的是纵然是白眼狼那些好吃懒做的手下,竟然也没有说出半句怨言来,反而争先恐后,精神抖擞。
这些土匪都是些好吃懒做,贪生怕死之辈。如果要是拉上前线去真刀真枪的打仗,害怕送死难免人人畏缩不前。但是现在是要去盗墓搬运财宝,等同于土堆里面捡钱,是难得的好差事。白眼狼手头紧,两个月没有发军饷了,怨声载道,眼下终于有财可发,自然人人精神。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好吃懒做的土匪心里想到墓中的金银珠宝,都不由得精神抖擞跟着向导一起朝着山上爬。山路虽然艰险,但是竟然难得的没有一个人发出怨言。毕西门看着这群摩拳擦掌的乌合之众,微微摇头。
虽然毕西门只带了百来号人,白眼狼带来了千余人的大部队,但是不过是些送死搬运的苦力角色。真正要起作用弄开这座古墓,还得要毕西门和他这百来号的手下。他们人人身上背着一个大竹篓子,里面装着用于攀岩的绳梯,还有用于固定的隼钉,便于下墓。
这种绳梯,用一节一节的竹筒制成,竹筒有人的腕骨粗细,材料选用最有韧性的楠竹。在桐油之中反复浸泡晒干,就算是弯曲成月牙状也不会折断。每一节竹筒上面都钻出了手指粗细的空洞,绳子上挂着钩子,钩子穿在空洞上,便于组装拆卸,也便于携带。
这种绳梯,本来是前朝太平天国起义军使用的一种便携式的攻城梯。毕西门在山上学艺的时候从师父收藏的书中看到了这件器物,灵机一动,引以为盗墓之器。在绳子和铆钉的固定下,绳梯可以下到极深的墓xue之中,翻山越岭无所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