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件事很快被人发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分红就急转直下变成了五毛,原因是销量不好,山货的产出也没有上个月多,不过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一些滞销的山货,基本上也没有人抱怨,只要去赶集的人都会发现,卖山货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
在那之后,每月的分红基本在五毛到一块之间徘徊,有时候卖了鸡和兔就会多一些,算起来每家每户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十块钱额外收入,加上不要钱的山货,至少能让村民们过个丰盛一点的年。
期间大队长一起想要干预,试图加人进去,他始终认为山上不止这些出息,是周奎他们贪墨了。
而事实上,庄熠他们早就记好了账册,每一笔收支都清清楚楚,利润分红都是照着说好的来,内部的人很清楚他们并没有抠下一分钱,良心着呢!分红多,意味着付出的也多,农闲的时候别人能休息,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换成大队长来管理,村民们能有现在一半的分红就不错了。
大队长看到账册,顿时无话可说,他就没想过还有记账这回事。抛开心里那点不舒服,他不得不承认,这些小伙做的比他自己来安排还要好,连往年时不时要找他哭诉的困难户,今年也难得的消停了许多。
出了大队长家,周奎就忍不住嚷嚷起来:我说庄熠,你那账本怎么记的啊,大队长一看就没话说了
就照实记账,你又不是没看过。庄熠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账面做得难看了一些,看上去显得成本高利润低,但实际收支是一样的。
周奎哈哈一笑,没好意思说他根本没看懂。
大队长不再为难他们,以后做事也方便许多,庄熠决定增加一些创收项目,在山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
比起种水稻和小麦,种蔬菜要省时省力,还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加上肥料是现成的,他们需要投入的成本只有大棚和种子两样,而且还能把山上一些稀罕的野菜、菌菇也移入大棚,以此来增加收入。
这项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大家对庄熠的想法和能力都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他说的建议都能证实对大家有利,久而久之他说的话基本不会有人反对。
这一回大家同样干劲十足,恨不得当天就把大棚搭好,把种子种下去。
还是庄熠说不用急,先把棚子搭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