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生打断他:“降一倍两倍?我不过是随口举了个扫描发*票的流水工的例子而已,你拿我们制药公司东京本社的精英和他们流水工去比较?我们公司不仅是世界五百强,也是日本制药企业的代表,是很多日本应届生梦寐以求的大企业,而东京本社更是以高年收和高待遇闻名,薪酬待遇不敢说地球第三,但也基本在地球排前五,至于在日本范围内,就前一前二吧。对了,去年的他们平均年收你们知道是多少吗?”
大家对这种话题尤为感兴趣,纷纷问他:“你知道是多少?”
“这个网上查得到,你们有空可以去看看。”上海男生告诉他们说,“去年是一千三百万,而且这是连后勤部门的低端岗位都包含在内的平均数。至于营业、创药、育药以及其他几个核心部门,他们都有提成和项目奖金可拿,收入上不封顶,薪酬在公司位居金字塔顶端。能进入这些部门,只要稍微努力点,做出点成绩,轻轻松松拿到三五千万没问题。
“当然,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家里条件好,不是所有人都看重收入,把钱放在第一位,但你要知道,中国人在外企的发展是有天花板的,做到中层就已经是极限了,老大永远不可能轮到我们中国人来当。要想有更多发展机会,只有留在本社,就算将来被派回中国,那也是驻在员身份,地位远非现地招聘的社员可比。”
桃李习惯以房子去衡量一切,年收不需要太高,公司平均数字好了,一千三百万,做两年,市区大平层和郊区带泳池的别墅都可以二选一了,而同等职位如果拿国内标准的薪酬,在价格不涨的前提下,买同样的房子,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年。
小伙伴们都和她一样,从听到“一千三百万”这个词儿开始,不知不觉间呼吸就开始急促,心里纷纷计算,一千三百万回到家乡可以买多少大件东西,而在听到“三五千万年收”这一句的时候,大家眼睛内便有熊熊火苗开始燃烧。
上海男生把大家的表情看在眼里,及时补充了一句:“可是有一点,日本的大手企业一般都比较喜欢招应届毕业生,从头培养,所以我们可以留下的机会就眼前这一次,一旦错过,中途再想回来,那成功的几率就非常低了。”
话说到这里,大家不禁纷纷动摇,一门心思回国工作的小伙伴也都不再坚定:“能够留下当然不错,可本社哪又是那么容易留下的地方?我们面试时金子部长的确说过特别优秀者可以留在本社,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