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结束,目前只是在一些艺术院线里长线放映,影片全球票房不仅半点没有受到影响,还多收获了一大票好莱坞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角逐奥斯卡的声势更隆,不禁让人怀疑发起抵制活动的人是不是威尔洛特特意安排的卧底。
这时候远在加拿大拍摄的《断背山》剧组倒成了幸运儿,虽然同在被抵制的名单里,但是因为拍摄地点偏僻,名气比《米尔克》低得多,加拿大国内环境又较宽容,美国这阵子的轰轰烈烈完全影响不到李安他们,就连反同组织游行示威的时候,《断背山》的存在感也只有一块摆在《米尔克》旁边的小牌子,上面写了一句“抵制!”就完了,导演演员的照片没有被曝光,而且连字号都要小得多。
而《米尔克》呢,超大号的板子上贴着电影的初期宣传海报(其实只是画了个牛奶瓶子,上面写着MILK的双关概念海报),还要划上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有些极端人士甚至举着斯皮尔伯格或威廉的照片,再用马克笔将眼睛抹掉,就像有些警局公布犯人照片时,在犯人眼睛上打马赛克一样。
莱昂纳多逃过一劫,因为这些人听说他将在电影里扮演杀死同性恋的“英雄”,虽然莱昂纳多本人听说这件事后,气愤的表示他宁愿照片被拉出来示众也不愿意当什么狗屎“英雄”。
这些针对导演和主演的恶意吓坏了很多人,包括保险公司,他们唯恐演员们出什么人身意外,或者剧组遭遇恶意破坏,导致电影无法如期杀青,他们会赔上天价的保险金的。
剧组不得不雇佣了比平时多两倍的安保人员,开工时就将片场牢牢围起来,不让任何陌生人员出入。因为之前有人去负责剧组饮食的酒店餐厅抗议,试图通过阻断剧组的日常饮食来逼迫拍摄暂停,送餐的工作人员还受到过冲撞,剧组连盒饭都不再外包,而是暂时请了餐厅的厨师制作,每日的菜蔬采购也有专人陪同,以防有人捣乱。
斯皮尔伯格说这比拍《辛德勒的名单》时还艰难些,那时候他没有遇到过外部阻力,全世界的犹太人同胞,二战幸存者,包括反思战争罪过的德国人都有为电影拍摄提供过帮助,当时他最大的问题是拍摄自己民族惨剧产生的过大心理压力。
其实以斯皮尔伯格现在的身份地位,他到哪里拍电影都是受人欢迎的,已经很少遇到这种类似事件了,1985年他拍黑人题材又涉及女同性恋情节的《紫色》时,倒是也被人找过麻烦,但头疼程度也不如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