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炮,郑芝龙的船队也不止一次击中过荷兰人的夹板船。这些英国炮其实都不过是较小的十二磅炮,威力相对有限。但是荷兰人在远东的那些夹板船也不是英国人在1610年建造的皇家亲王号那种拥有一百多门炮和数英寸厚的硬木外壳的一级战舰,而仅仅是一些四级舰和只有一层甲板,二十来门炮的五级舰而已。这类军舰更强调高速性能,本身的防御能力并不突出。所以虽然郑芝龙的英国炮威力一般,但依旧给这些船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这些损伤在海上也是无法自行修复的。此外,不时袭来的台风也会迫使荷兰人的舰队进入港口或是封闭的海湾避风。郑芝龙和郑森都认为,最好的作战方式应该是利用荷兰人的这个弱点,利用自己在情报上的优势,抓住时机,将荷兰人堵在港口或是海湾之中。
经过几次交战,郑芝龙认定,这些荷兰人的补给应该消耗得差不多了,最近的一些情报表明,已经有两条荷兰战船返回了巴达维亚。估计是因为搜到损伤无法在中国近海修复。郑芝龙判断,剩下的荷兰船只也必须进入港口获得补给和修整了,否则他们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荷兰人在台湾有据点,但是这些据点的规模还相当有限。而且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中,所以,按照郑森的判断,除非万不得已,荷兰人是不会把舰队驶入这些据点的。
“这些地方所储存的物资本身就有限,而且又一直被爹爹的人盯着在,孩儿想,荷兰人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们一旦进了这些据点,恐怕立刻就会被爹爹的船队堵在里面出不来了。爹爹的船多,可以轮班堵着他们,堵上几个月,怕是就连那些据点里的荷兰人都要一起饿死了。所以爹爹,我觉得如果我是荷兰人,一定会找个偏僻的海湾躲起来,等着刘香的船队给他们送来补给品。”
当时,郑芝虎倒是提出了一个疑问:“他们如果撤向巴达维亚呢?”
不过这个疑问立刻就被郑芝龙解答了:“老二,你放心,他们不会回巴达维亚的。他们要是回去了,就意味着至少小半年之内他们已经不能再干扰我们了,也意味着他们的这次行动是劳而无功了。甚至还意味着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失去和大明做生意的机会了。荷兰人也好,西班牙人也好,他们都是生意人,都是做买卖的。做买卖是要赚钱的。花了这么大的本钱进来,一无所得,甚至连原本的一点生意份额都要赔进去了,这样的事情,荷兰人肯定不能容忍。真要是这样,那些决定和我们开战的荷兰人怕是立刻就要被一撸到底了。现在的问题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