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却是建立在火器的广泛使用的基础上的。而火器的广泛使用,是建立在拥有足够多的火药的基础上的。我们手里有硝石矿,而且还大量的从荷兰、英吉利现在还从西班牙那里进口印度和南美的硝石,还大量的积累使用土硝,这才能保证我们的军队有足够的火药用。但是建胬呢?无论是他们,还是蒙古人,手里都没有硝石矿——也许不是没有,而是他们根本就不会采矿——他们要制造火药,除了木炭,无论是硝石还是硫磺都需要外购。外购少量的还行,大量的,不说如今宣大那边已经收紧了,便是当年,他们又从哪里能弄得到那么大量的火药?真的和我们打起来了,火药的消耗会非常大,他们存着的那点火药,根本就不够用的。”
顾绛看了郑森一眼,他隐隐的知道,郑森在建胬那边有探子,而且级别还不低,所以他的这个判断应该是有道理的。于是他便开口道:
“若是没有火药了,就只能用弓箭长矛了。那么低矮的棱堡的优势就小多了。我军只要耗尽了他们的火药,这棱堡便难以守住了。”
郑森却摇了摇头道:“未必需要这样磨蹭。建胬这城虽然学我们,但他们器械不良,也只是个邯郸学步罢了。”
这时候炮兵那边,一个军官举起红白两色的旗帜向着这边不停地挥舞了起来,一个传令兵赶忙过来汇报道:“世子,炮兵已经做好了准备,余新师长问,是否可以开始了。”
郑森点点头道:“开始吧!”
说完这话,他又转向顾绛道:“宁人,我们一起上望台上去看吧。”
这时候,中军这边的传令兵也用旗语给了炮兵回答,炮声顿时便响成了一片。
在隆隆的炮声中,郑森和顾绛一起登上了刚刚搭建好的望台。在这里架设有几台体积更大,放大倍率也更高的望远镜。利用它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模范军的大炮射程远超过满清手中的任何一种大炮,这使得它们可以在满清的射程外从容的开炮射击。而且即使是在这样的射程下,还能保证相当的威力。
郑森将眼睛凑到望远镜前面细细的观看。他看到12磅炮射出的铁球砸在清军的第一道土墙上,腾起一股股的烟尘,满清花了好几个月夯起来的土墙上面很快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估计最多再有半日功夫,他手中的大炮就能完成对这道土墙的强制拆迁。
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