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住的房子离蒋二嫂家不远。中间一道泥墙,斜斜搭了半边出来,前两天一直下雨,屋上苫着茅草还湿着,团成一块一块,两人进去看时,只有地上粗粗铺着一层草,算作铺盖。
“这天到了三月就暖了,要有旧衣服,上来铺上两层,不然睡病了倒花了大钱。”
蒋二嫂带他们转了一转,旁边人家芦席棚子要更好看些,蒋二嫂见他们俩身形单薄,想想自己家小儿,多了几分恻隐之心,安抚他们道:“这边不像曲湖那边,住的都是些粗汉,大家都在左近处,要照应时喊人便是。”
“这是哪里新来的?二嫂好心肠,新的旧的总是照应着,怪不得人人都伏你。”
池小秋循声看去,一个细长眉的妇人正坐在门口杌子上嗑瓜子,眉锋处高高吊着,一看好精明模样。
蒋二嫂敛了笑,淡淡道:“二叔让他们先住两天。”
细长眉精神起来:“哟!这可奇了!二叔平日笼着手,连二两油也不让人蹭,这会竟大方了!”
要不是不想搭理她,蒋二嫂也想问问,毕竟他们当日来赁时,别说几日,便是迟了一个时辰,安二郎也立时变了脸色,上门来堵,竟肯让他们白住,当真奇怪。
这么一想,蒋二嫂倒有些羡慕。
只是她若是知道进了屋的池小秋和钟应忱说些什么,便只剩下同情了。
“这人当真是手黑心狠。”池小秋算了算他们三天后要交出来的钱,不由头疼。
人说新地方新气象,如今亲没投着,倒多了八百钱的债。
钟应忱也是苦笑,哪有什么舌灿莲花的本事,不过是利字动人心罢了。要不是为了平白多出来的二百个钱,安老二怎肯让他们两日功夫。
只是眼下柳安镇查问流民甚严,每每入夜时各桥各巷各街道都设了栅栏,但凭见到在外游逛不归家的,便要拿问起来。
钟应忱怎肯再将命途自由交与他人?
“三天八百钱,这可要好好想个办法了。”池小秋倒在杂草上,心里盘算。
“我明日也出去。”
池小秋稀罕:“你读书人家长大的,怎知道做活赚钱的营生,我去便好。”
钟应忱身形一顿,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