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既然那龚姨娘生在北地,想必更愿意吃面。
要想探听消息,就得在吃上多下功夫,池小秋心里转来转去,终于锁住了一样面。
第173章 金丝面
周家并非京中人, 能在这寸土寸金的京中置办起这不小的宅子,家中必然殷实。
池小秋走在园子里,拳头攥了半天, 忍得十分辛苦。
钟应忱曾提到过, 周家原本不过是普通书香, 但他母亲是家中独女,置办嫁妆时为怕她受委屈, 几乎将家财赔尽了送她过门。
从不见有人家把嫁妆单子写得这样清楚,娘家一份, 婆家一份, 官府中备上一份,就是这样的嫁妆给了钟哥阿娘其中一份底气。
以致于周大老爷再嫌弃大妻嫡子,也丝毫没让这两人在周家受什么委屈。
且听钟应忱的意思, 他阿娘不仅十分习惯同大老爷相敬如冰的日子, 且后来还很是享受一人过活的日子。
“那另一份底气呢?”
钟应忱答:“我。”
大老爷虽不喜他,但他自小却是在老家长大在曾祖父膝下, 祖父偶有回乡, 看他文章课业,亦是和颜悦色。
在这样境况下, 大老爷敢打他,曾祖父便敢将大老爷骂得狗血喷头。
他只挨过大老爷一巴掌,代价便是大老爷当着所有仆役的面,在祠堂跪了一天一夜。
直到曾祖父过世, 他们上京,天地才翻了一个过, 由此开启了另外一道命途。
一想到婆婆的惨死,却给周家做了嫁衣裳, 池小秋就想在揉的面团里撒上一大把盐。
齁死这周家宅里的人!
这想法只是在脑中盘旋着,到底没有变成行动。到底还存着些理智,知道自己此行,最重要的便是能得这龚姨娘的青眼。
一旦能常常出入周家门,内宅的消息打听起来既不显眼又容易。
蔬果无辜,平心静气的技巧也很简单,只要将心思沉入手下的面,就自然变成了沉静性子。
她做得专注,手下的面擀了一遍又一遍,面团的揉制下了大功夫,才能在此时让这面被擀薄了一回接一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