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方法,要让阿娇围着个硕大的丹炉,成天弄得景仁宫烟雾缭绕的,乾清宫可离这里很是不远,张太后住得也很近,估计他们心里也不会舒服。还有那些上朝的大臣们,看到后宫里面烟熏雾缭的,估计也是要劝谏的,倒不是炼丹有什么错,主要是小心火烛,怕后宫失火。
总结下来就是,戒律越多,给后宫带来的麻烦越多,于是在皇帝的默许之下,阿娇就改修正一派了。正一派的修行方法以符咒为主,但是阿娇也没有拜过什么师傅,这符咒历来是不外传的,而且正一派的核心基本上也没有女子,阿娇修行上是困难了。于是阿娇现在遵循的,就是奇奇怪怪,混杂在一起的,莫名其妙的一种修行方式。
既然是莫名其妙的,那什么该遵守,什么不该遵守,就是阿娇一句话的事情了。本来道家的戒律就远不如佛家那么清楚、严格,各个教派之间,所用的教材也是十分混乱的,除了老子的道德经之外,全真教还要加上孝经、还有佛家的般若心经;正一派多年来就是以散修为主,奉行的更是人多口杂,每一派都有很大的区别。
佛教对于阿娇来说,是个新鲜的事物,她活着的那个年代,压根没有和尚、寺庙这样的东西。至于孝经和黄老的经典,阿娇都是十分熟悉了,现在她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佛经,抄佛经。
阿娇作为一个道姑,成天研究佛经,底下的丫头太监们看了,也都是觉得纳闷不已。不过景仁宫的事情压根没人关注。太后时不时请阿娇去她宫里坐一坐,说说话,逛逛皇宫里的小花园什么的,朱瞻基本人对着这个被自己一己之私废掉的皇后也深有愧疚,因此底下的下人哪里敢怠慢她
阿娇的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去了。这段时间里,阿娇除了研究了一下佛教是什么情况之外,还狠狠地读了一下自己死后到现在的历史。阿娇一个古人,看未来的事情,角度难免更加细致一点,尤其这书本以前都是用的竹筒,现在改用很轻便的纸张,这发展的经过阿娇也是十分好奇。
当然了,刘彻的身后事,也被阿娇仔细地读了一遍。阿娇发现那些史书很多都写得都不对,还是东汉的时候有个皇后发明了起居注这种记载方式,让阿娇觉得靠谱一点。就像那个刘彻沐浴招魂的,根本不是李夫人,而是那个王夫人,卫子夫生下皇长子之后,那个王夫人又生下了皇二子。不过没想到卫子夫果然也是个不简单的,那个皇二子十几岁就过世了,不然就王夫人那个受宠的程度,搞不好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