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如期而至。终于在康熙十八年底,宜妃郭络罗氏诞下的皇嗣被康熙命名为胤祺,然后被康熙送到了宁寿宫来
此时的宁寿宫是旧的宁寿宫,虽然还没有康熙之后修建的精致美丽,但小花园也是初见雏形。因为阿娇担心自己把任务对象胤祺给蝴蝶没了,因此也一直龟缩在宁寿宫里。皇太后看似风光,实际上在太皇太后眼皮底下,皇太后的日子还是缩手缩脚的。
胤祺出生的时候,阿娇就在等着消息,然后就看到系统的人物列表里,胤祺被点亮了。阿娇把胤祺的列表点开来,仔细看了一遍,也没有看到超出自己预料范围的东西。
如何教育出一个皇帝,这对于阿娇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命题。但是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皇帝的小时候也只是一张白纸。阿娇看着康熙朝夺储之争,虽然最后有关于胤禛矫诏、带兵篡位的传言,但总的来说,康熙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那么投康熙所好是比较重要的了。
虽然胤祺六岁就要搬去阿哥所,但是这小时候的五六年,也可以说是很重要的。起跑要做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应有的基础,而且还要把身体养好,因为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在胤祺三岁种痘之前,阿娇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他给养的壮实一点,种痘这种事情也是全凭身体素质硬撑的。另外就是把语言熟悉一下,满语肯定是要熟练掌握的,康熙自己就很精通汉学,那么汉文当然也是不能放过的。不过三岁以前的小孩还是打底子最重要。
胤祺小的时候,虎头虎脑的相当可爱。阿娇住在十二宫外,别人的手也难伸到宁寿宫来,毕竟还有太皇太后以及皇帝的人在。尤其康熙自己,对后宫的掌控力比他的祖母要强更多。清初的后宫制度并不算完善,很多就是康熙自己修订的,比如宫女太监不得单独行动,每次出行必须有人陪伴;不得随意在后宫自杀,自杀的宫女太监依旧要祸及家人亲朋。这些严苛的制度之下,是镇压了一大批蠢蠢欲动的心,再加上康熙步入青壮年后,jing子质量也大幅提升,皇子成活率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