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造了什么孽啊!
谢令从跪在原地,眉头微蹙,默默抬起头,就见上首跪着恭送皇帝的皇后看着她,微不可查的摇摇头。
谢令从睫毛轻敛,抿了抿唇,眸中一派复杂的了然。
·
京官平日里的效率就不慢,更别说现在陛下发了那么大的脾气。他们更是战战兢兢,披星戴月地把河南道那边的事情查清楚之后,于第三日早朝开始之前,上交给了陛下。
同那小太监所说的相差无几。河南道那边本就大旱一月,那观察使非但没有及时上报朝廷,反而看着周边地区一派繁荣之景,担心圣上责怪,硬生生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到现在临近秋收的时候,百姓收不出东西,可他上报给皇上的又是这边今年的收成极好——既然极好,那么要上交的税,自然也是不能少,他一着慌乱之下,竟是加重了税收,让本就食不果腹的百姓更加穷苦,临了最后,实在受不住才揭竿而起,誓要推翻那个狗官!
更可恨的是,那观察使为免事情败露,在事情闹起来最初竟是使用强硬手段,把那支队伍的头目杀了,由此更是激发了百姓的怨气,起义队伍日益壮大,最后实在瞒不下去,这才被皇帝知晓了。
那日晨起御书房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只知道接连一个时辰御书房的动静都没停下来过,皇帝的怒骂声在外面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甚至最后连早朝都罢了。到最后终于出来了的那些官员也都是哭丧着一张脸,活像家里有了白事。
要说那些文武百官在外面侯了一早上也没到能等到皇帝上早朝也就罢了,可谁知接下来的一个消息又把他们打得个晕头转向——
着派长宁侯前往河南道,彻查袁通知情不报之事,并与其先斩后奏之权!
这道圣旨一下来,朝野俱惊,一些官员纷纷进宫想要求陛下收回成命,毕竟长宁侯的手段狠辣他们是经历过的,若是任由皇帝放权给他,那之后的河南道会怎么样先不说,只他这次回来之后,怕是所有说过他坏话的人,未来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好不容易把他拉下来的,这才多长时间,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继续往上爬?
另外一些官员在之前皇帝对长宁侯不痛不痒的惩罚措施中早就看出来了皇帝的态度,他们深知长宁侯不算什么,就算没了一个长宁侯,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