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考生回忆版”真题吗?
我说怎么那么多历年真题后面都标着“网友回忆版”“考生回忆版”,我还一度怀疑这些真题的真实性。
敢情这个“回忆”就是在有人专门进考场背题啊!
徐老师最后还不忘上价值:“有了真题,考生才有题可练,老师才有题可教,机构才有题可研究,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功德啊。”
可我不信,在商言商,考公机构也是商业机构,自然要追求利润。
而且徐老师这个人有前科,当初他免费1对1督学我,以为他对我一见钟情,结果是他觉得我漂亮,考上以后可以帮忙打广告,这样广告效果更好。
还有,他这次也不是单纯地陪考,主要是来刷实战成绩,给自己的机构打广告,还顺便背了一手真题出去。
啧啧,这个徐老师,真是恋爱脑和事业心有机融合。
“徐老师,真的纯粹是为了功德吗?没半点私心?”我斜睨他,希望他老实交代。
“什么都瞒不过你。”徐老师一脸“我媳妇真聪明”的不值钱样子,老实答道。
“越早出真题,越能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流量,更方便获客。”
果然如此,无商不奸,但是我一点都不嫉妒。
徐老师啊,考公这钱活该你赚。
就你这强悍的记忆力,敢在考场抄题的勇气,做什么不能赚钱呢?
但我还有一点不解:“那行测怎么办?行测题目那么多,常识和数量关系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