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金的想法在英国或者法国,甚至在美国都是对的,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有宽敞的道路,结实的地基,水泥的路面,额尔金完全可以带着18000个士兵像飞一般杀到承德去。
可惜这是清朝。
清朝的道路最不缺的就是泥泞的huáng土,弯曲不平的山路,哪怕是皇帝每年都要走一次的北京到承德皇家御用快速马车路线,道路的qíng况也没有好多少,同样是崎岖不平不说,狭窄的只能通过驴车。
额尔金带着大pào机枪用蜗牛的速度前进着。
该死的辫子皇帝,就因为这路,我也要毙了你。额尔金诅咒着,该死的huáng种人连自己走的道路都不知道修一修。
这倒是错怪了咸丰,一来咸丰是从来不管道路的,躺在马车里何必需要知道走的人有多艰难?奴才们会在皇帝的马车前铺上木板gān糙保证马车的平稳。二来地方上每年都是有道路维修费用上报的。
等额尔金千辛万苦到达承德,岳灵珊也完成了军队的聚集。
额尔金很惊讶的发现清军没有在旷野上摆出阵列。
僧格林沁最喜欢在旷野上摆出几万人的方阵,规规矩矩的在侧翼安排几千的骑兵,隔得老远就能看见清兵旗帜胡咧咧的一片。
其实额尔金也最喜欢僧格林沁这样的指挥官了。排枪一响,来多少清人死多少清人。
额尔金判断岳灵珊这是要据城而战。没关系,这低矮简陋的城墙几pào就轰倒了,然后清兵就跑得飞快。
天津就是这样打下来的。
额尔金下令开pào,城墙倒塌。烟雾中意外的没有看见像群鸭子一样乱跑的清兵。
傻瓜都知道这次清兵用了不同的战术。
额尔金思索后认为不管什么战术,在压倒xing的武器面前都是狗屎。
英法联军冲进承德。
清兵巷战。
额尔金看着伤亡报告,微微松了口气。伤亡比例提升了不少,但低于西方国家的巷战损失,显然枪比弓箭更适合城市的狭窄空间。一个普遍使用弓箭的军队即使有勇气巷战白刃战,也只不过是让失败显得更悲壮而已。
假如清国皇帝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