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遍地金黄。
小鱼村的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妇人在此绣花唠家常。
一个妇人从村外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道:“喂!听说了吗?隔壁小虾村那郝家二房的大小子竟然是个姑娘!”
“什么?姑娘?那郝甜怎么可能是姑娘!王婶子,你这是打哪儿听来的疯话啊?”李家媳妇一点不信,她的娘家就在小虾村,她可是看着郝甜长大的。
“不是俺听来的,是俺亲眼所见,俺去小虾村给自家妹子送吃食的时候,看到一群兵差正从郝家二房里出来,一个个牛高马大,凶巴巴的模样可吓人了!”王婶子露出一脸后怕的表情。
“然后呢?”张大娘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便好奇一问。
王婶子继续道:“等那群兵差走了,俺上前问,就听小虾村的人说,那郝甜立了军功,本来是要去昱京朝见皇帝陛下得封赏的,半路却受了重伤昏迷,军医瞧伤的时候发现她是个姑娘家,咱大昱军规是不许女子从军的,郝甜犯了军规,封赏还没领到就被遣送回家了。”
“听说犯了军规的人,都没好下场。郝甜一个姑娘家,怎么受得住罚?”张大娘啧啧几声,想到什么,面露疑惑,“不对啊!征兵入伍前不是要验身的吗?怎么那时没被发现呢?”
张大娘的热闹凑得多了,见识也多了些,知道征兵时有例行检查这一事。
“那时边关吃了败仗,急着要人,兵差们连拖带抢地抓人去充军,怕是都来不及验身了!”王婶子道出自己的猜想。
张大娘想了想,也颇为认同,面露遗憾,“头前听说那郝甜是要被封将军的,出了这档子事,真是怪可惜的。”
“可不是嘛!差一丁点就光宗耀祖了!不过说来也怪,前阵子郝甜的爹娘阿弟外出也是有去无回的,这一家人接二连三地遭难,难道真应了那传闻?”王婶子忽然变得神秘兮兮。
张大娘问:“你是说这郝家二房的人都命中带煞,克尽亲人一事?”
“对对对,就是这事,现如今,郝家二房可就只剩郝甜一人了,你们不知道,俺刚刚远远地瞧了她一眼,那瘦的啊!就剩皮包骨了,一口气都要做几口喘,怕是……”后头的话,王婶子没有说,但大家都猜得到意思。
“王婶子,还有别的消息吗?”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