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都不肯落在伙伴们后面,但是,她缺少集体生活,缺少思想进步方面的引导,因为方丹不能像其他伙伴儿那样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也没有听辅导员老师讲过新中国少年的崇高理想和肩负的光荣使命。燕宁注意到,方丹是多么渴望进步,这种渴望常常在她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燕宁悄悄观察过,每次她来到方丹面前,方丹的眼睛就会盯在她胸前那火红的标志上。燕宁总是尽可能详细地把学校的事讲给方丹听。每当她讲起红领巾小队的春游活动,讲起夏令营迷人的篝火晚会,讲起他们下乡帮助农民收割庄稼时,少先队员们怎样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歌声嘹亮地大步前进,方丹的脸上就会显出羡慕的神情,同时也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燕宁想起辅导员老师曾告诉她,你是少先队大队长,应该时时刻刻关心和帮助同学,平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帮助一个人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他。
燕宁抬起头,目光落在桌上一尊小小的石膏塑像上。这是一颗不屈的头颅,这是苏联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面对德国法西斯毫无惧色、视死如归的头颅。罪恶的绞索套在她年轻的脖颈上,就像一个胜利的花环。燕宁知道,妈妈选在今天把这尊塑像放在她的桌上,是要激励她向卓娅学习。可是,现在不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她没有机会像卓娅那样悲壮地为祖国而英勇献身,不过,她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些不平凡的事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人人敬佩的女英雄。想到这里,燕宁有些激动。帮助方丹这样一个双腿瘫痪的女孩子不正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吗?燕宁埋下头又要写下去,钢笔却不出水了,在她凝思时,笔尖晾干了。甩了甩钢笔,她又庄重地写道:
我认为,方丹现在真正需要的是思想方面的帮助。我要把少先队的工作开展到校外,开展到方丹身边来。我想这是我的责任。我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少年都能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像葵花的一颗颗种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永远向着祖国的阳光仰起我们的笑脸。
燕宁觉得自己眼前出现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蓝天,白云,在随风招展的红旗下,集合着全国的少先队员,每个人的胸前都飘扬着红旗的一角,红领巾汇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在这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有她和所有的伙伴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花朵,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燕宁写不下去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她心里萌发出来,她猛地站起身,扔下钢笔,匆忙地掩上日记本,飞一般地向门外冲去……
几分钟后,燕宁把维娜,谭静,和平和小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