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脸涨红了,就说,方丹,这事儿你甭作难,大叔也不是让你立马就点头,还得容你想想不是?
我的脸一定是红了,我觉得脸上热烘烘的,心里只在想,我能当老师吗?
陶成大叔摇摇头接着说,咱那学屋的事儿,你兴许也听说了不老少,唉,让人愁啊……他蹙起眉头,两眼紧瞅着喇叭烟,一口接一口地嘬着。
陶成大叔说的学屋,就是陶庄的小学。村里的人提起孩子们上学的事,没有不叹气的。多少年来,这一带没有正规学校,县城里的〃官学〃又读不起。大多数孩子因为家里穷,缺劳力,过早地挑起了劳动的担子。村里也不是没有来过老师,可教不了多久,老师就卷着铺盖走了,因为陶庄的孩子太没纪律,发给他们的书,没几天就变成了满天乱飞的纸飞机,或是在地上摔着玩儿的三角、四角。在这些乡村孩子看来,读书、认字实在是太费劲儿了,他们宁愿去割一筐草,剜一篮子野菜,累了,在湿润润的青草地上打个滚儿,饿了,跑到树下摘几个枣子,撸一把槐花,甜丝丝、香喷喷吃上几口,那有多痛快!有的孩子只在农闲的时候才能去上学,农忙了就得辍学回家去干活。有的男孩子下巴上长出了茸毛,却还在反复地上着一年级。学生们长进不大,老师却换了不老少。谁愿意在这种今天人满、明天屋空的学校教学呢?再说陶庄这几年一年比一年穷,老师们就更没有勇气到这里来了,孩子们读不读书再也没有人操心了。老辈子没念过书,还不是一样种庄稼?这话成了人们自我安慰的宽心丸。就这样,陶庄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孩子瞪着不识字的眼睛长大了,又一拨儿新的孩子像群小野马似的在村子里横冲直撞……
陶庄的孩子应该有个好老师啊。
我说,陶成大叔,我愿意教孩子们念书,就怕教不好……
方丹,先甭说别的,有你这句话就中哩!
陶成大叔一展双眉,高兴地说,我不是说了,你甭作难,教得了就教,教不了你就给那伙秃小子天南地北地讲讲道理,也让咱陶庄的孩子开开窍……
陶成大叔从长凳上下来,卡着五星和三梆子的脖子,把他们拢到我桌前,对我说,方丹,明儿清早就让五星他们来推你上学屋,往后就让他那伙子当你的腿。咱这就算说定了,啊?
我赶忙点点头,只觉得说不出的快乐。我说,陶成大叔,我会尽力的……
陶成大叔又对五星他们嘱咐着,你这伙子可得听先生说呀!他的嗓门儿就像在赶大车。
三梆子先咋呼起来,二大爷,放心吧。
嗨,姐姐当咱的先生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