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别人家一寄就是五六百元,我家却只能寄几十块钱,可他从来没抱怨过。
儿子报名参加赴京抗非时,开始并没有对我说。他告诉我时,我有些担心,儿子对我说:“虽然我们心血管内科与‘非典’联系并不大,可现在会熟练做气管手术,运用呼吸机的人不多,我不上?谁上?”儿子的决定没有错,国家培养他,用了这么多钱,现在也到了他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从读书到工作再到以后读硕士,我一直没能给他帮什么忙。儿媳妇在汉口上班,孙子一直跟着我。现在我照顾好小孙子,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儿子离去的那天,我哭了,但为了怕他看见,我悄悄背过了脸。儿子也没有回头,我知道他一回头也会哭出来。
儿子去北京已经一个星期多了,每天他都会给我打个电话。每天他还会打个电话到科室里问一下我的情况,嘱咐单位的同事帮忙照顾照顾我。儿子的口气很平静,他总是在安慰安慰我。关于他在北京的情况,他说得很少。我知道他使怕我担心。这孩子一向使报喜不报忧的,在单位上也从没和人红过脸,他的同事们也都说蒋桔泉这孩子不错。
我希望接到电话,又怕接到电话。
一接到电话,我就会想起他的样子,心里就止不住难受。在一起时倒没觉得,一旦却特别难受。湖南益阳老家,也打来电话问我情况,连85岁的老婆婆经常问:“泉泉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
孙子还小,还穿着开裆裤。儿子走时,他挥动着小手,说爸爸再见,他以为爸爸上班去了。他不知道爸爸已经离开许多天了。
每天晚上,我都会候着电话。我帮不上儿子什么忙,告诉他家里一切平安也好。
我们家是农村出来的,条件又特别差,出个大学生不容易。我一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有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由于从小家境不太好,我一直觉得亏欠了他许多。
看到孙子我就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的样子,每天哄着小孙子,我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我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早日归来。
(老人的小孙子高兴地玩着积木,扒弄着地上的扑克。
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老人脸上,使她残存的泪珠分外明显。不到三岁的小孙子不断地用手拍着奶奶。临走时,小孩跑出来非要我抱,他想跟我一起出去。看来,他还是想爸爸,只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女儿别哭
倾诉人孟明兰
年龄63岁
职业退休教师
采访地点刘孟丽家
采访时间5月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